首句需完全保留,后续内容请使用近义词进行改写,整体框架保持原结构,采用日常口语表达方式呈现,确保行文逻辑顺畅,避免冗余表述和总结性语句,最终结尾处务必添加「感谢观看」作为收尾。
局势升级,莫斯科又被袭击!
7月21日,乌克兰兑现了之前的承诺,再次对莫斯科发动了空袭。
这次行动中,乌军出动了数百架无人机,从数据来看,这次针对莫斯科的轰炸更像是一个幌子,真正受到冲击的是俄罗斯中部和东部的数十座城市,尤其是机场等交通要地,目前大部分城市的航班都已经暂停。
这几个月来,俄乌之间的谈判迟迟没有进展,随着美国重新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战场上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俄军也开始集结,正朝着乌东四州最后的一点控制区发起进攻,如果乌克兰无法抵挡住这波攻势,可能会失去东部四州的所有领土。
大战一触即发,美国和北约一直在努力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装备,考虑到军援需要时间,特朗普继续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压力,试图用100%的关税来切断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并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接受和平谈判。
与此同时,乌克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终于积攒了一些军事物资,开始对俄罗斯本土展开大规模空袭,主要目标是俄罗斯的运输线路。
21日当天的空袭中,乌军到底出动了多少架无人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莫斯科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只有大约30架无人机袭击了首都机场,其他被袭击的城市至少有20个,而且攻击强度都比莫斯科高。
俄军表示目前已经击落了172架无人机,从这个比例来看,乌军当天出动的无人机数量应该不少于600架,这是最近几次空袭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虽然给俄罗斯造成的实际伤害不大,但有效延缓了俄罗斯的物资补给速度,明显是在为一场大决战争取时间。
从过去三年的交战情况以及媒体报道来看,乌克兰能威胁到俄罗斯本土的武器并不多,除了无人机之外,射程最远的导弹也只有300公里,根本无法打到莫斯科。
但最近几个月,乌克兰的国产安-196“柳特”无人机实现了批量生产,这种无人机的飞行距离高达1500公里,能够威胁到俄罗斯东部的一些城市。
另外,7月底德国将有一批数百枚导弹运往乌克兰,虽然具体型号尚未公布,但无论是德国的“金牛座”,还是美国提供的装备,射程应该都不低于500公里。
从经济和军事安全的角度考虑,美国和北约不太可能拿出最先进的导弹,也不可能继续使用短程导弹,因为这些已经无法对俄军造成实质性打击。
但考虑到俄军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突破,为了遏制俄军,双方很可能在下半年陷入长期的远程作战,类似于不久前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空战。
在这种情况下,比拼的就是双方的防空能力。
近日德国宣布对乌军援后,俄罗斯对德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俄罗斯宣布终止所有双边合作,其中包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支持德国的许多重工业项目。
此外,近期德国也在军事上有所动作,派遣了几支总兵力达到4000人的坦克连前往立陶宛,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西北方向。
这一举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近一些东欧国家在对乌军援的态度上也出现了松动。
如果俄罗斯不能在正面战场上继续向北约施压,那么双方的平衡局面可能会被打破,但这未必是坏事,因为在力量均衡的情况下,谈判的可能性反而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