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俄乌、伊以冲突与中东博弈新态势 2025年以来,俄乌、伊以冲突持续发酵,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世界和平与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俄乌:和谈曙光与现实困境交织 当地时间7月1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提议俄乌开启第三轮谈判,土方愿继续在伊斯坦布尔提供会谈平台。此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称俄方代表团愿前往谈判,而乌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因换俘行动未完成,谈判暂不会举行。俄乌此前已在土耳其举行两轮谈判,达成部分换俘共识。 然而,美国因素使和谈前景蒙上阴影。特朗普重启对乌军援并施压停火,其“交易型”外交思维难破冲突僵局。俄乌双方诉求差距巨大,战场呈拉锯态势,且欧洲在军事和财政上大力支援乌克兰,削弱美国主导谈判的筹码。双方基于自身利益对和谈采取“默契”配合,乌克兰为稳援助,俄罗斯盼美摇摆以扩大战场优势。 伊以:停火脆弱且局势难测 近期,以伊冲突有停火迹象,但前景不容乐观。伊朗外长称停火协议难长久,以色列信誉不佳。此前以军大规模空袭伊朗,伊朗反击,双方于6月24日停火。以色列国防部长称军事行动有“战略性胜利”,挫败伊朗核计划和导弹生产能力。 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打击不断,7月18日宣称袭击特拉维夫机场,自3月已发射约60枚弹道导弹。胡塞对红海航道袭扰,使航运保险费用暴涨,商船绕道推高物流成本。7月20日,以色列红海唯一港口埃拉特港因胡塞封锁运营成本与收入失衡而关闭,其地中海港口也受威胁。 中东:多方冲突与大国博弈升级 叙利亚局势紧张 以色列与叙利亚军事对抗升级,7月16日以战机空袭大马士革军政目标,此前叙利亚军队介入南部冲突,与以色列支持的德鲁兹民兵对抗。以色列欲将叙南部变为“非军事区”,培植代理人确保安全;叙利亚政权面临政治和解与军事占领的两难选择,政权内部因外部压力和派系分裂面临崩溃风险。 大国角力激烈 美国在伊拉克油田遭袭,暴露其非法存在引发的反抗;土耳其介入叙利亚冲突,但受欧美技术制裁制约;伊朗面临核协议期限压力,胡塞武装行动或成突破封锁筹码。国际社会方面,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以军袭叙事件,中国主张对话解决红海安全问题,沙特、阿联酋谴责以色列侵犯叙利亚主权。 当前国际局势下,俄乌和谈充满变数,伊以停火脆弱,中东局势因多方冲突和大国博弈更趋复杂,未来走向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