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下场,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
一向和美国不对付的朝鲜,这次可算是真拼了,就差把家底全搬空支援俄罗斯。
不仅送去了大量炮弹和火箭弹,还派出了人力,结果美国一说要会谈,俄罗斯立马就去了。
朝鲜的经济本来就因为长期制裁和自然灾害问题重重,粮食短缺尤为严重,约40%的人口营养不良。
金正恩后,频繁视察军工厂和导弹基地,多次监督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试图通过军事力量巩固国家威慑力。
他的外交策略以对抗美国为核心,同时拉拢俄罗斯等国,试图通过结盟缓解经济压力。
2024年6月,他与普京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两国关系升级为军事同盟。
朝鲜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逐步升级,到2024年达到顶峰。
朝鲜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数百万发炮弹和火箭弹,通过货轮运往俄罗斯远东地区。
2024年6月,朝鲜派遣约3000名士兵赴俄,部分被部署到乌克兰前线,参与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
2024年11月,朝鲜外务相崔善姬访问莫斯科,与俄外长拉夫罗夫会晤,承诺继续提供军事支持。
2025年7月,金正恩在元山会见拉夫罗夫,承诺再派6000名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工人,支援俄罗斯重建库尔斯克地区。
朝鲜甚至考虑向俄罗斯提供粮食援助,尽管国内米价高涨,普通家庭难以负担。
韩国情报机构披露,朝鲜援助规模之大,几乎耗尽其军事储备。
俄罗斯则承诺提供粮食和能源援助,但实际落实缓慢,仅提供少量物资,远未达到朝鲜预期。
2024年底,美国提出与俄罗斯会谈,讨论俄乌冲突解决方案,俄罗斯迅速派代表前往日内瓦,参与谈判。
朝鲜的付出似乎被忽视,其反美立场与俄罗斯的务实选择形成鲜明对比。
国际政治中,利益优先的逻辑让朝鲜的努力显得单薄,类似二战时意大利对德国的支援,最终未换来实质回报。
2025年初,朝鲜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对俄军事援助,导致更多制裁加诸朝鲜,外汇储备几乎枯竭。
平壤电力供应时断时续,工厂因能源短缺停工,民众排队领取配给食品,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2025年4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声明继续支持俄罗斯,但国内不满情绪加剧,边境地区难民增加,部分人冒险逃往邻国。
俄罗斯在美俄会谈后调整外交策略,减少对朝鲜的依赖,寻求与西方妥协。
朝鲜的战略价值下降,援助俄罗斯的努力未带来预期回报。
金正恩继续通过阅兵和导弹试射展示力量,2025年7月,他在平壤金日成广场检阅部队,试图稳定国内局势。
国际社会注意力转向美俄谈判,朝鲜的孤立加深,其处境成为国际政治中利益优先的缩影。
朝鲜的付出未能换来俄罗斯的坚定支持,暴露了依赖盟友的风险。
你觉得朝鲜的这场豪赌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