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逆转,俄军宣布投降,乌不费一兵一卒,特朗普创下援乌纪录?
最近乌克兰军队确实搞了个大新闻,四名俄军士兵被无人装备逼降,历史首次。
听起来像是科幻片情节,乌军没派一兵一卒,靠几台机器狗和无人机就把人俘虏了。
可这真能叫“战局逆转”?
别急,先看看战场全貌。
俄军仍在顿巴斯步步紧逼,重炮轰击、步兵推进,乌军防线被蚕食得七零八落。
无人机抓几个俘虏,改变不了整体劣势。
乌军逃兵超9万,前线指挥官直言:“平民被枪逼着上战场,溃逃成了本能。”
这哪是胜利?
分明是绝望中的营销。
特朗普突然宣布给乌克兰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创下援乌纪录,但钱要北约掏。
商人本色尽显,军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德国先掏10亿欧元,北约盟友集体买单,美国既赚了面子又捞了里子。
更狠的是“50天通牒”——不停战就对俄全面加税。
泽连斯基乐开花,可俄军转头就砸下397架无人机、18枚导弹,哈尔科夫、伊兹梅尔火光冲天。
军援还没到,炸弹先到了。
乌军无人机炸俄军轰炸机,2万美元换对手上亿损失;俄军“伊朗小摩托”每天量产2000架,专耗乌军昂贵防空导弹。
这场战争早成了无人机的修罗场。
可《日内瓦公约》没想过战俘会被机器押送。
无人机冷冰冰盯着投降士兵,操作员在千里外决定生死——战争正变得像打游戏,只是血是真的。
俄军已控制乌东70%土地,普京放话“目标完成七成”。
特朗普的军援更像施压工具,逼俄谈判而非真帮乌克兰翻盘。
中期选举临近,对俄强硬能拉选票,但若普京不理睬,这出戏怎么收场?
泽连斯基想靠西方续命,可欧洲军火库快见底了。
德国说要直接供武,英国砸16亿英镑造导弹,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乌军现在连炮弹都造不利索,靠“机器狗”能撑多久?
乐观派觉得“爱国者”到位后乌军能反攻,悲观派看到的是俄军夏季总攻在即。
特朗普的50天倒计时,可能成了普京加速进攻的发令枪。
最惨的还是乌克兰。
美国赚了军火钱,俄罗斯拿了土地,只有基辅在废墟里数着逃兵和债务。
所谓“逆转”,不过是又一轮残酷消耗战的开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