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5年,15岁小红军罗玉琪过草地时,由于双脚受伤,速度越来越慢,不知从什么时

1935年,15岁小红军罗玉琪过草地时,由于双脚受伤,速度越来越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前的草地已空无一人...... 长征时的草地,一眼望不到边,只有没膝的黑水和腐烂的草甸子,红四方面军的队伍在这片死亡之地里跋涉,“红小鬼”罗玉琪也在其中。 那时候他才十五岁,身子骨还没长结实,却已经跟着部队走了好多天。 脚底板早就泡得发肿,被草叶子划破的地方糊着黑泥浆,烂得流脓水。 起初他还能一瘸一拐地跟紧队伍,可连着几天没正经吃东西,肚子饿得咕咕叫,眼前一阵阵发黑,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迈不动。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大部队的影子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远处的小黑点,罗玉琪瘫在地上,眼泪忍不住往下掉——离开同志们,在这鬼地方,哪还有活路? 他后来才知道,那天掉队的不止他一个,趟过一条齐腰深的小河时,好多人实在撑不住,干脆躺在湿地上不想动了。 太阳慢慢往西沉,风里带着寒气,罗玉琪越想越怕:伤口疼得钻心,肚子饿得发慌,夜里说不定还有野兽,要是遇上国民党骑兵,更是死路一条。 他把脸埋在草里,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都给我起来!”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炸响,罗玉琪抬头一看,是个瘦高个的红军,裤腿上还淌着血,手里紧紧攥着枪。 这人就是28团三连的副连长李玉胜,安徽人,打鄂豫皖那会儿就参加革命了,他本来是去找掉队的通信员,结果自己也落在了后面。 李玉胜把大家吆喝起来,顺着河边往前走,那三里地,走得比三十里还累,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好不容易到了块稍微平整的地方,大家拄着枪杆坐下,谁也不想说话。 李玉胜蹲下来烧火,火苗“噼啪”响着,他突然提高嗓门:“红军战士都是英雄!咱们得想办法活下去!” 他让能走动的去沟里找软草,用石头砸烂了当粮食;伤重的就捡干柴,烧点热水泡泡脚,水烧开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李玉胜却不见了踪影。 就在大家急得直跺脚时,他回来了,肩上斜挎着枪,手里还拖着只死山羊,浑身都是泥,这下可把大伙儿乐坏了,七手八脚地剥皮烤肉,香味飘出去老远。 可谁也没注意,李玉胜躲在火堆后面啃野菜,有个战士发现了,硬把一块羊肉塞给他,他却摆摆手:“让伤重的同志多吃点,我还能走。” 直到大家都停了筷子,他才拿起块羊肝慢慢嚼着。 那天夜里,李玉胜看着围着篝火打盹的战士们,突然说:“咱们成立个党支部吧,有了组织,就像拧成一股绳,啥困难都能挺过去。” 在场的29个人里,有13个党员、4个预备党员,还有6个共青团员,大伙儿一听都举双手赞成,一致推选李玉胜当支部书记,就这样,在茫茫草地上,一个临时党支部诞生了。 第二天一早,队伍重新出发,走了没多远,一个重伤员突然直挺挺地倒下去,脸白得像纸。 李玉胜赶紧解开包袱,里面裹着块用树叶包好的羊肝,正是昨天大家让给他的那块,他一口没舍得吃,用热水把羊肝化开喂下去,那战士才慢慢睁开眼。 走到一片烂泥潭时,突然有人喊:“救命!”只见一个小个子战士陷在泥里,越挣扎陷得越深,转眼就没过了膝盖。 李玉胜大喊:“都别动!解绑带!”大伙儿赶紧解下绑腿,接成一根长带子,李玉胜趴在泥地上,一点一点往前挪,把带子递过去:“抓紧了!” 十几个人攥着带子往后拉,终于把人拽了出来。那战士趴在地上哭:“要不是有支部,我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 就这样,这支特殊的队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往前走,有人脚磨破了,就互相换着背枪;有人饿得走不动,就分给他半块烤羊骨;夜里冷得睡不着,大家就挤在一起取暖。 李玉胜总是走在最后,时不时喊一嗓子:“跟上!咱们肯定能走出草地!” 第三天傍晚,有个年轻战士突然指着前方,大伙儿眯起眼一看,远处飘着面红旗,是大部队的方向!罗玉琪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和身边的战友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后来罗玉琪总说,那三天比三十年还长,可就是那三天,让他明白一个道理:组织就是你快倒下的时候,有人伸手拉你一把;信仰就是明知道难如上青天,还愿意跟着大伙儿往前闯。 现在的人很难想象,一群饿肚子、带伤的人,怎么能在死亡草地上走出来?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心里有团火,叫革命信仰;他们手里有根绳,叫组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