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其实以色列不过是犹太人的一个海外分支,一个度假胜地罢了。真正的犹太人之国,已然被

其实以色列不过是犹太人的一个海外分支,一个度假胜地罢了。真正的犹太人之国,已然被近乎完全掌控的美国。   看起来,以色列是犹太人的“祖国”。   但要是把视线从地图上移开,看看美国的华尔街、国会山、硅谷和各大主流媒体的董事会名单,就会发现一个事实:犹太人真正的权力中心,不在耶路撒冷,而在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   以色列不过是实体国家,美国才是他们的“隐形首都”。   2022年,全球犹太人口大概有1570万,其中45.9%住在以色列,40.1%住在美国。   看上去只差一点,但别忘了,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2010年,美国的犹太人口一直远远多于以色列。   这意味着,美国犹太人早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全球影响力,而不需要依靠那一片中东土地。   美国才是犹太势力真正的指挥部,美国内阁24人里,超过五分之一是犹太裔,包括掌管财政的耶伦和司法的加兰。   国会里,犹太议员占了9%,远高于他们在美国人口中不到2%的比例。这些人并不只是坐在那里听政令,而是真正参与制定政策。   比如特朗普时期的中东战略,不是国务院主导,而是交给了他的犹太女婿库什纳来规划。   犹太资本在经济上也是全方位的玩家,美联储的建立,背后就是犹太银行家沃伯格的手笔。从高盛、花旗到贝莱德,背后的创始家族清一色是犹太人。   而硅谷那些改变世界的企业,从谷歌的佩奇和布林,到Meta的扎克伯格,再到OpenAI的阿尔特曼,几乎个个都是犹太裔   真正控制着产业命脉的,不是在特拉维夫,而是在帕洛阿尔托。   媒体也不例外,你看到的每一条国际新闻,背后可能都有犹太资本的影子。   《纽约时报》的董事长是犹太人,CNN的母公司CEO是犹太人,NBC和CBS的董事会也都被犹太裔主导。   在欧洲,德国的施普林格媒体集团旗下有《图片报》和《世界报》,控股方是美国犹太资本KKR。   于是,一旦巴勒斯坦人死伤惨重,这些媒体要么干脆不报,要么换个角度讲,把加沙描绘成“恐怖分子窝点”。   那以色列呢?看起来很硬气,动不动就空袭、强拆、封锁加沙。但实际上,它完全依附于美国。武器七成来自美国,2025年6月,美国甚至调动三艘航母为其护航。   自二战以来,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超过2600亿美元,2024年投资回报率竟然高达27%。换句话说,以色列对美国来说,是个稳赚不赔的“军事资产”。   外交上,以色列更是美国在中东的“影子代理”。联合国里,美国已经42次动用否决权为以色列挡枪。   2025年7月,以色列特工部门摩萨德高层亲赴华盛顿,请求美国帮忙推动一项“加沙人口迁移计划”——说白了,就是想让美国去游说埃塞俄比亚和印尼接收巴勒斯坦人。这不是外交,这是托关系。   讽刺的是以色列自己也在把“圣地”变成一个华丽的观光地。约旦河洗礼已经成了旅游项目,中国游客在那摆拍“受洗照”,引得本地信徒大为不悦。   死海泥被装进罐子当作护肤特产,耶路撒冷老城边上盖起了奢侈品商场,连“苦难之路”都快变成时尚步行街。   同时,以色列还在有意无意地抹除巴勒斯坦的历史。比如加拿大公园,是个游客打卡的自然景点,可谁知道它实则建在1967年以军摧毁的阿拉伯村庄废墟上。   犹太纪念组织Zochrot竖立的巴勒斯坦村庄纪念牌被官方拆除,法院强制安上的标识也被人用黑漆涂掉。这不是重建历史,是彻底抹去。   可即便如此,以色列也保不住长期安全感。2025年,已有43个国家联合对其施压,中东地区的埃及、沙特、土耳其一起谴责其空袭叙利亚,西方国家中的南非、哥伦比亚也加入了海牙国际追责行列。   而美国呢?白宫不再出面“护犊子”,对各国谴责保持沉默。   就连以色列政府内部也撑不住了。2025年7月,执政联盟核心的沙斯党和圣经犹太教联盟党先后退出,议会过半席位就此失守。   特朗普还罕见地公开批评以色列军方“误炸教堂”,并要求道歉。这已经是美方首次对以色列公开施压,态度转变耐人寻味。   内塔尼亚胡自己也陷入贪腐案旋涡,面临最高10年的刑期,美国这次没有出手帮忙。   这让人不免联想到一个现实:美国犹太精英们并不是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他们更在意的是保住在美国的利益。   以色列只是他们的“地缘资产”,不是不可替代的“宗教圣地”。   犹太人真正的权力早已不靠国家版图维系,而是靠资本、媒体与政治网络组成的“三角铁幕”。他们不在乎耶路撒冷能不能建新城,而在乎美联储的利率、CNN的选题和下届总统的选票。   所以看清楚了:以色列只是犹太民族精神上的“纪念品”,而美国,才是他们实际掌控世界的“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