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国民党“战将一姐”王鸿薇认同“赖清德只是中国的一个市长,蒋万安只是一个村长”?民

国民党“战将一姐”王鸿薇认同“赖清德只是中国的一个市长,蒋万安只是一个村长”?民进党秀出大罢免最后“杀招”——碰瓷大陆,“抹红”国民党“立委”!王鸿薇今天只因一句口误,民进党中央带头对她发动“围攻”,扩大解读称在她心里,赖清德只是中国的一个市长,蒋万安只是一个村长。 这起风波起初是王鸿薇在一场有关台北城市老旧、房屋都更的讨论中,无意中说了句“台湾是天灾频繁的城市”。 原意其实只是在强调台北的防灾压力,顺带说明一下城市更新急迫,结果这句话立刻成了对手的炮弹。 民进党在距离投票剩下不到一周的时候,马上抓住王鸿薇的这句口误大做文章。 民进党中央秘书长林右昌第一个站出来质问她的“认同”,打出“台湾是国家还是城市”的争议,试图先把王鸿薇放在不利位置。 接着,民进党发言人吴峥把矛头直接指向大陆,说王鸿薇是因为害怕来自大陆的压力,才“不敢”把台湾叫国家,还冷嘲热讽地说她干脆回去选台北市议员。 随即,民进党其它“立委”也展开攻势,把口误无限放大,逐步升级到“贬低台湾领导人”,甚至连蒋万安都变成了“村长”。 这样一来,罢免案从单纯的民意代表选举,硬是被包装成一场“保卫台湾主权”的政治大战。 不仅如此,岛内的行政机关也来站台,台湾“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很快出面把风向带到“外部势力”介入,暗示大陆在背后影响台湾。 民进党传统的“抗中保台”套路很明显,只要把任何对手沾上一点“亲中”的边色,整个选战立刻变成阵地战。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几年下来,这种戏码岛内民众早已见惯不怪。 但局势变化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中间选民对于这样老掉牙的政治操作已经渐渐疲惫。 他们不关心所谓政治标签,只在乎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比如房价、工资、生活便利。 民进党操作罢免案,把小问题极度政治化,却把真正的民生需求抛在一边,这一套在过去或许能动员支持者,如今已经越来越失灵。 而台湾社会普遍希望有安稳的生活,房子安全,经济发展。 每到选举或重要投票,岛内老百姓最关心的不是口号,而是自己能不能多一点保障。 现在一个罢免案就能炒作到“主权安全”,这种频繁“抹红对手”、制造对立的做法,不仅无法有效管理岛内的实际事务,反倒更加撕裂了社会。 原本希望平心静气讨论政策的声音,直接被这种政治操作压了下去,甚至选民忍不住调侃:只要被扣上一顶“亲中”帽子,就和实际治理能力无关了。 大陆方面态度其实很明确,也一直反复强调台湾事务是中国的内政,岛内选举纯粹是台湾自己的事,不会介入,也不会干扰。 希望岛内社会能理性面对问题,不要被极端话题引导。 而民进党却总是喜欢渲染“大陆威胁”,动辄就扣上帽子,看起来声势很大,实际对普通人没有什么好处。 王鸿薇仅仅因为一句口误,成了政治风暴的焦点,这正说明了台湾当下复杂的社会生态。 罢免事件现在已经不是个人问题,而成了岛内政治分裂的缩影,各路阵营忙着抢夺话语权,真正想做事、想沟通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岛内民众内心其实早已清楚,靠不断制造“对立”搞不来安全、搞不来繁荣,只有回到务实和理性,才可能让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