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74年,1位首长准备去福建养病,有人提前通知福州军区司令皮定均中将:“他去福

1974年,1位首长准备去福建养病,有人提前通知福州军区司令皮定均中将:“他去福建,不是释放,而是管制就医,不准喊首长,不允许他会客。”首长来到福州后,皮司令热情迎接,直接喊:“首长,您安心养病,到家了!”   罗瑞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深受毛主席的重用,凭借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他不仅是党和军队中的重要人物,也在建国初期担任了多个要职。   然而,上世纪60年代中期,罗瑞卿作为曾经的开国功臣,他的遭遇堪称命运的讽刺。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迫害后,罗瑞卿的身心已经接近崩溃。那些曾为国家、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经历,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毫无意义,罗瑞卿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绝望中,罗瑞卿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他选择从阳台上跳下,试图结束自己饱受煎熬的生命。   然而,这个举动,却并没有如他所愿地带来解脱。罗瑞卿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双腿却因重伤而终身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跳楼后的罗瑞卿,身体的伤害无可避免地成为他一生中难以治愈的痛苦。他的双腿因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遭受了严重的损伤,尽管受伤的罗瑞卿急需治疗,但因为历史背景的复杂性,直到三年后,他才得以接受初步手术。然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手术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为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医生不得不做出了截肢的决定——截掉了罗瑞卿的左腿一部分。   截肢后的罗瑞卿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更失去了曾经那份为国家、为人民拼搏的力量。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曾经的信念和责任,在身体的痛苦与精神的煎熬中,罗瑞卿继续生活了多年。然而,晚年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英雄。伤痛和疾病让他的一生似乎被政治斗争所铭刻,也让他的历史变得更加复杂而深刻。   直到1974年的冬天,多年的战争和操劳,让这位老将军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腿上的老毛病,更是折磨得他夜不能寐、苦不堪言。   一天,老战友张爱萍上将专程来看望罗瑞卿。见到老友如今憔悴的模样,张爱萍心中甚是不忍。谈话间,张爱萍提起自己在福建时听闻民间有一些治疗骨科疾病的偏方,或许对罗瑞卿的腿疾有所帮助。张爱萍语重心长地说:"老罗啊,你这腿也不能再拖了,要不你和郝大姐去福建养养身子,试试那里的民间偏方吧。"   罗瑞卿闻言,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对治好自己的腿疾、回到战斗岗位上仍然抱有一丝希望;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时刻处于一些人的监视之下。即便是养病,恐怕也难以摆脱那些如影随形的眼线。   经过一番思量,罗瑞卿最终还是决定向组织打报告,申请去福建修养。令他欣慰的是,组织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罗瑞卿和夫人郝大姐便收拾行装,踏上了开往福建的列车。     在火车上,罗瑞卿知道,这趟福建之行,不仅关乎自己能否治好腿疾,更关乎自己今后的命运。他暗自祈祷,但愿福建的山山水水能洗净那些纷扰,但愿福建的朗朗乾坤能驱散那些阴霾。   当罗瑞卿大将的福建之行消息不胫而走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立刻蠢蠢欲动。他们一面暗中指使福建当地的亲信严密监视罗瑞卿的一举一动,一面又向福建的军政要员打招呼,要求他们对罗瑞卿实行"隔离审查",甚至连一个"首长"的称呼都不允许。   福州军区司令皮定均中将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要为罗瑞卿大将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和生活保障。他不顾某些人的百般阻挠,亲自挑选了一处环境优雅、远离喧嚣的住所,又召集福建最优秀的骨科专家组成医疗组,全心全意为罗瑞卿诊治。此外,他还派出军区的警卫部队日夜在罗瑞卿住所周围巡逻。     罗瑞卿大将抵达福州那天,皮定均中将亲自带领军区的高级将领前去迎接。当罗瑞卿走下专列时,皮定均热情地上前拥抱,并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大声说道:"老首长,欢迎您来到福州!这里就是您的家,您就安心在这里养病吧,我们会竭尽全力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保证不让任何人打扰。"   在福州期间,罗瑞卿得到了最好的医疗照顾,生活上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皮定均不仅吩咐手下人将各类报刊杂志每天准时送到罗瑞卿手中,他本人也经常登门看望。每次去看望老首长,皮定均总不忘给郝大姐带去几盆鲜花。久而久之,罗瑞卿夫妇就把那一盆盆娇艳的鲜花看作是皮定均到访的信号。

评论列表

ABC
ABC 4
2025-07-21 22:26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