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原来胡笑笑从小是挨打长大的,从现在她的表现来看,她就是那种既聪明又顽皮的孩子,放

原来胡笑笑从小是挨打长大的,从现在她的表现来看,她就是那种既聪明又顽皮的孩子,放到现在爹妈不得美死了。 可我们这些六零后,小时候被挨打,那是家常便饭。那时候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有调皮捣蛋的行为,那小竹条就可能落到身上了。不像现在,讲究科学育儿,倡导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我们那时候,哪怕是考试成绩不理想都会被打。记得有一次,我就因为数学考了个刚及格的分数,回到家就被妈妈拿着扫帚追着打。当时心里满是委屈,可现在想来,妈妈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只是当时教育理念的局限罢了。 而且在那个年代,家长们都忙着干活谋生,哪有那么多精力像现在一样和孩子耐心地讲道理。孩子要是在路上和小伙伴玩得一身泥回来,那肯定得吃一顿“竹笋炒肉”。 可奇怪的是,这样的挨打经历似乎并没有让我们长歪,反而让我们更加懂得吃苦耐劳,孝敬父母,懂得生活的不易。 现在的六零后,回想起小时候的挨打经历,虽然有苦涩,但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回忆,能和同龄人说起来时,也是一阵感慨,似乎挨打也是那个艰苦年代成长的一种印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