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让我回中国吧!”2020 年夏天,新德里的贫民窟里,郑墨沫捂着口鼻躲在漏雨的铁皮棚下,对着电话那头的中国领事馆工作人员泣不成声。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2013年,郑墨沫结束大学学业,放弃在国内一家大型金融公司的录取通知,选择随印度籍丈夫拉维·马哈杜回到新德里定居。 在婚后第一年,郑墨沫陆续发表多条引发争议的言论,她在社交平台表示,印度的男人更温柔体贴,女性在婚姻中更受尊重,并指责中国家庭观念“落后”。 此后,郑墨沫删除了所有中国相关内容,将个人信息更改为“印度籍”,并公开宣布已正式加入印度国籍。 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郑墨沫主持成立了一个“中印跨国婚姻交流群”,在群内大量宣传印度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包容”,甚至在一次群聊中公开赞同种姓制度。 郑墨沫的父母郑世平和林素琴居住在福建南平,两人多次试图劝回女儿,但遭到拒绝,林素琴在一次通话中劝她慎重考虑生活选择,结果被拉入黑名单。 后来,郑墨沫干脆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家人观念陈旧,无法理解现代女性的婚姻观”,引起村中议论不断,郑世平最终将女儿的名字从户籍中注销,断绝一切联系。 从此之后,郑墨沫再也没有与家乡取得任何联系,2018年,拉维·马哈杜家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父亲在一次债务谈判失败后心脏病突发去世。 整个家庭一夜之间从繁华跌入困顿,拉维卖掉家中房产,带着母亲和郑墨沫搬入新德里一处棚户区,经济崩塌之后,拉维性格大变,情绪极不稳定。 面对拉维的转变,郑墨沫曾试图劝他重新创业,也曾提议回国寻求机会,但拉维拒绝一切建议,并表示“她已经不是中国人,不可能回得去”。 她多次请求拉维带她去医院,拉维却以“没钱、没位置”为由拒绝,他一边抽烟一边说,“谁也救不了你,国家不认你,家也没了,你就认命吧。” 郑墨沫尝试自己前往医院,却在途中晕倒,被邻居拖回棚内,此后,她不再尝试离开,只在手机上反复查找中国使馆联系方式,最终,她拨通了那通电话。 通话内容记录显示,郑墨沫在通话中表达了希望回国的请求,工作人员调取记录后确认,郑墨沫已在2015年主动注销中国国籍,按现行政策无法提供任何领事保护服务。 接线员在尽责回复的过程中,听见电话另一头开始持续抽泣,随后断线,那一夜之后,郑墨沫再未联系使馆,也没有再出现在邻居视野中。 郑墨沫曾高调离开,最终悄无声息地失踪,她曾相信爱情能改变一切,相信身份可以随意更换,相信新世界能给予她安全感。 但一切幻想在现实打击下土崩瓦解,中国国籍一旦放弃,领事保护的范围便不再适用,这是法律,也是底线,家国认同并非一纸文件,而是一种持续的责任。 如今,郑墨沫的社交平台仍可查看,但再无更新,她的故事成为网络反复讨论的素材,也成为一个被不断放大的符号,对于大多数围观者而言,这场自我断裂式的人生,是一堂无法回避的现实课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