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重庆潼南推出守护平台——为独居老人提供全天候保障

“两个女儿不在身边,有这些AI照看着,我心里踏实了很多。”望着院坝上方的智能感知设备,85岁的黄元气熟练地说出“AI”这个不久前刚学会的新名词。

黄元气是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梨树村1社居民,两个女儿平时都在重庆主城区居住。83岁的妻子奚梦兰身体不好,两个女儿几年前将老两口接到身边照顾。可黄元气觉得住在大城市让他不自在,就一个人回到了梨树村。

在桂林街道,有157名像黄元气这样的独居老人。这些独居老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保障他们居家安全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2024年4月,潼南区推出“独居老人AI守护”平台,借助智能感知设备,构建起“前端发现、云上调度、线下处置”的独居老人闭环守护体系。

在桂林街道的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赖未正通过AI守护平台观察独居老人生活区域的实时情况。“我们在独居老人生活区域的周边安装感知设备,录入人脸信息并设置时间阈值,系统监测到老人久出未归或久居未出超过8个小时就会自动报警,社区将第一时间调度网格员上门查看,实现风险动态预警与社区快速响应实时联动。”赖未说。

今年5月中旬,桂林街道双坝社区6社独居老人陈明飞突发剧烈腹痛,瘫坐在院坝中无法起身。指挥中心发现异常后,立即通知社区网格员邱玉娇。不到10分钟,邱玉娇就带着乡村医生赶到现场紧急处置,缓解了老人的病情。

潼南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任唐静波介绍,桂林街道目前已安装“独居老人AI守护”智能感知设备103个,全区其他街道也在陆续推广,通过“科技预警+人力响应”,为独居老人提供全天候的保障。

(本报记者黄汉鑫通讯员吴鑫袁)(黄汉鑫通讯员吴鑫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