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班加西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骤然撕裂,卡扎菲的防空部队甚至连敌机的影子都没有察觉——39年前,美军在短短18分钟内便迅速征服了利比亚,那场被称为“黄金峡谷行动”的军事行动,至今仍在刺激着强国的军事自尊。无论是坦克大军还是海量兵力,在这种降维打击面前,都不过是任人宰割的活靶子。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利比亚是如何失陷的:他们自信满满地认为,布置了天罗地网,沿海的雷达全部开启,400架战斗机随时待命,甚至还将1000名美国人质扣押在油田之中,作为人肉盾牌。然而当美军的电子战机起飞的那一刹那,整个利比亚的国土仿佛瞬间失去了知觉,成了只会听和看不见的瞎子和聋子。F-111战斗机编队跨越了六个国家的领空,进行了长途的奔袭,而利比亚的情报系统在此期间竟然完全没有做出反应。等到反辐射导弹将五座雷达站击毁后,卡扎菲才意识到,他甚至连防空导弹的按钮都无法按下。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人质的威胁完全失去了效力。航母舰载机编队在精确的时间点内进入战场,激光制导的炸弹轻松锁定目标——诸如兵营和机场指挥所,与人质聚集区不过隔着一条街。所谓地面平民的安全,毫无误伤发生,这种类似外科手术的精准打击,其威慑力远超那些空洞的威胁。 请不要再过于夸大装备的数量了。当时利比亚手中握有苏联制造的顶级防空导弹,萨姆-5系统的有效射程达到250公里,数据上是轻松压制美军。然而在实战中,他们连敌机的位置都无法锁定,一旦开启系统,就被反辐射导弹利用电波精准击中了发射架。所谓的钢铁洪流,实际上不就是一堆即将被拆解的废铁吗? 当年的中国军方在这场战役中被深深震撼。战后进行的紧急调查显示,美军在整个行动过程中通过卫星和预警机共享着实时战场图像,飞行员们仅需按下按钮。这种战斗方式使得依靠拼刺刀的传统经验彻底失效,催生了后来的歼-20和北斗系统的全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