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战牌这东西,乍一听很有君子之战的风范,实则极不靠谱。在古典演义小说里,不管是斗将、斗阵还是打擂,一方要是打不过就挂出免战牌,挂多久就得停战多久,好让自己上天入地去请助战的高人。另一方就会停手,等免战牌被取下后再接着战斗,然而在现实里绝不可能这样。战机转瞬即逝,况且几十万大军在外的吃喝拉撒,都得靠举国之力来供应,谁能耗得起呢。国运绝不是靠猛将的匹夫之勇,得尽快打败对方结束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是姬家的叔伯子侄兄弟,战争遵循礼仪,免战牌或许能有点作用,那时的贵族战争更像是一种力量的展示。但从战国末期到秦汉时期,战争变得残酷又全面,讲究兵不厌诈,免战牌就没多大作用了,谁都不会轻易放弃战略上的绝对优势,给对方摆个天门阵,好让对方拖延时间,四处去请猛将或者智士。没有不可战胜的大将,没有破不了的大阵,只要给对方时间,失败的肯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