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245年,东吴丞相陆逊退休养老,孙权闲的没事,多次下旨训斥其“无能”。不是拿陆逊

245年,东吴丞相陆逊退休养老,孙权闲的没事,多次下旨训斥其“无能”。不是拿陆逊侄子说事,骂陆逊沽名钓誉。就是翻旧账,痛骂陆逊的一些过失。陆逊年事已高,自尊心强,忍受不住竟活活气死。 陆逊本以为,自己替东吴守了半辈子江山,火烧连营破刘备,石亭之战败曹休,老了能图个清净。谁能想到,在老家安享晚年时,一道道斥责诏书却像催命符般飞来。起初接到旨意,陆逊还颤巍巍跪在地上,对着京城方向磕头谢罪,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孙权误会了。 可诏书一封接着一封,内容越来越难听。孙权揪着陆逊侄子在边境的小失误不放,说他“管教无方,欺君罔上”,又把十几年前的夷陵之战拿出来挑刺,指责他当年追击刘备不够彻底,放跑了大敌。陆逊看着诏书里那些尖酸刻薄的话,手都止不住地抖。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翻出从前孙权写给他的信——那些信里,孙权一口一个“伯言(陆逊字)足智多谋,孤之肱骨”,言辞恳切得能掏心窝子。 消息传到陆逊府上,家人都慌了神。儿子陆抗红着眼眶劝父亲:“陛下许是一时糊涂,父亲切莫往心里去。”陆逊却只是摇头,盯着墙上挂的帅印发呆。他这辈子最看重名声,连敌人都敬重他用兵如神,如今却被自己效忠了一辈子的主公骂成“无能之辈”,这份屈辱比战场上的箭伤还疼。 陆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孙权的斥责还在继续。有一回,诏书里竟说陆逊结党营私,这彻底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天夜里,陆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念叨着:“我陆逊一生清白,怎落得如此下场...”话音未落,一口鲜血喷出,再也没能醒过来。 陆逊一死,东吴朝堂炸开了锅。老臣们私下议论,说孙权老糊涂了,寒了功臣的心;年轻将领们则心灰意冷,觉得拼死拼活到头来不过如此。消息传到孙权耳朵里,他愣了许久,突然摔了手里的茶盏,对着空荡荡的大殿喊:“伯言!伯言!”可再怎么喊,那个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陆逊,那个帮他稳定江东的丞相,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有人说,孙权晚年猜忌心重,总怀疑大臣们图谋不轨;也有人说,陆逊位高权重,孙权怕子孙驾驭不了。但不管原因是什么,曾经亲密无间的君臣,落得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唏嘘。这段往事被记在《三国志》里,成了东吴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也给后人留下句感慨:伴君如伴虎,再大的功劳,抵不过帝王的猜忌。 (本文参考《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整理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