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许奕梅通讯员甘元章杨玉珊
为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效,积极为用工单位和残疾人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就地就近提供“家门口”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7月15日,泉州市残联、鲤城区残联联合在鲤城区鲤中街道促进社区开展“15号市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活动,打造每月“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区级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12家企业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
昨日上午9时许,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吸引近百名残疾人求职者参加,12家企业“摆摊招贤”,为残友提供操作工、新媒体、酒店、家政服务等涵盖多行业的50余个就业岗位。
“可选岗位很多,在‘家门口’就业也方便照顾孩子。”求职人群中,44岁的陈女士积极与企业沟通薪资待遇。陈女士是肢体四级残疾,因身体原因无法长时间站立,此前找工作多比较盲目,流动性大。在“15号市场”,她很快与一家服装厂达成了就业意向,既能补贴家用,也能就近照顾刚上初中的孩子。工作人员还现场指导她使用“泉就业”平台的残疾人求职专区来选择适配岗位,今后线上线下都能找工作。
“残疾人求职不容易,给他们提供适合的岗位,也是营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招聘现场,一家酒店的人力资源经理许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常年招收听障人士从事管事员一职,保障他们福利待遇的同时,创造包容平等的工作环境。
“15号市场”将在全市推广实施
近年来,鲤城区在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奖励、发放残疾人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实施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等帮扶政策基础上,持续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此次,区残联、区人社局、区税务局广泛动员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和就业潜力认知。
主办方还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提供税费减免、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奖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当天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6人。招聘活动后,区残联、区人社局将对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回访,持续做好岗位对接和岗位匹配服务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6月,泉州市残联印发《关于建立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基层网点“15号市场”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按“中心城区片(鲤城、丰泽、洛江)、东部环湾片(惠安、泉港、台商投资区)、南部沿海片(石狮、晋江、南安)、西北山区片(安溪、永春、德化)”四个区域中心统筹布局,建立“15号市场”基层服务网络,采取“现场招聘+政策宣传+就业服务”形式,常态化提供残疾人就业公共服务,实现“月月有招聘、县县有专场、招工有渠道、求职有岗位”。“15号市场”于下个月在全市推广实施,按季度轮换场地开展残疾人常态化就业招聘,让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