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车价高,买的人不认为有问题,有一群不买的人总觉得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他们真的是出于好心想帮有钱人省钱吗?
这个逻辑显然不通。
那究竟是为什么?
我想了N多种答案,可能乍一听很对但细一想又觉得没在要点上。
比如我想到的答案1,我们受西方品牌几十年的营销灌输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已经形成了“贵=西方”“廉价=中国”的心智,加之多年来整个中国商业营销的主流都是在强调“性价比”,在西方品牌和中国的商家的共同作用下给国人形成了中国品牌的产品卖得贵是错误的心智。
这个答案就是乍一听非常对,但经不住推敲,原因是,那为啥买了尊界S800买了问界M9/M8/M7的人同样是中国人怎么就没形成这种心智?
大疆等国产新晋品牌卖价也很高国人不也是买买?显然国外及国内商家对国人的心智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国产能做出好东西照样可以卖高价照样有中国人买。
这问题别看不重要但没那么容易想明白,刚刚喝茶之余突然悟出来了一个我认为是接近本质的答案。
就是这群人从来没有消费过贵的产品或服务,因为缺乏高消费的体验,对高消费就没有认知,没有认知就导致没有高消费行为的同理心。由于缺乏高消费同理心,所以有溢价的体验他们就会认为是割韭菜。比如在汽车消费观的体现是,他们特别爱强调“车是用来开的”,所以他们认为花更高的价格买智驾好的车就是当韭菜。但在高消费人群消费观里,“车是在安全基础上让出行变便利的工具”,自己开还是让司机开还是机器开并无所谓,智驾提升了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那就花钱购买,去享受科技带来的更好的出行体验。
我们并不能说这群人有问题,这是消费观的不同,人类本就是由各种观构成的一个社会大熔炉,偏见随处可见,但相互读懂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