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5月,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竟然发现中国援阿的大量化肥被随意堆放在田间地

历史脑洞 2025-07-18 14:01:46

1969年5月,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竟然发现中国援阿的大量化肥被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任凭日晒雨淋失效;阿方无棉花资源却要求中国援建纺织厂,从中国进口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中国牟利;军事上,阿方提出的项目数量远超其国防需求,甚至要求援助中华牌香烟等非必需品。 耿飚1909年8月出生在湖南醴陵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原名叫耿在忠。小时候家穷,他七岁就随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宁县水口山,那地方全是矿井,他十三岁开始当童工,在铅锌矿干活。每天钻进黑乎乎的矿洞,推着重矿车,双手起老茧,矿渣沾满身。矿主凶狠,工友们累倒了也没休息。他亲眼见识了底层苦难,这让他后来投身革命。 1925年,十六岁的他参加当地罢工和农民运动,组织工人,散发传单,避免士兵巡逻。五年后,他带七人游击队加入红军,携带简单武器,翻山越岭到根据地。刚入伍,反围剿战斗就来了,对手国民党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留学日本,是高级将领。耿飚冲锋在前,表现好,几个月升师参谋长。 1933年,蒋介石第五次围剿,耿飚当红二师团长。红军被动,他率两个连守阵地,敌人炮火猛,他指挥射击。敌退后,他裤鞋满血,以为别人伤,警卫员背他跑,他挣脱喊放下来。警卫员说腿伤,他才知子弹穿膝,入口小出口大。伤好不久,拄拐杖回前线。作为指挥官,他总冲在前,展现猛劲。 这些经历让他成为军中“耿猛子”。新中国后,将领们转经济建设和外交,他成首批将军大使。1950年驻瑞典,还兼丹麦芬兰公使,从零建使馆,整理文件。1969年派驻阿尔巴尼亚,开始新任务。 耿飚外交没经验,刚开始躲屏风后学周恩来接待外宾,观察握手交谈。这样的转变,从战场猛将到外交官,代表国家形象。他有礼有节,但遇不对劲事,就恢复直性子。1969年到阿尔巴尼亚,那时两国关系密切,中国经济难却提供巨额援助,帮阿完成五年计划。援助总额超百亿,阿尔巴尼亚两百万人口,人均五千多,远超实际需。 阿方像弟弟向哥哥要东西,有求必应结果是予取予求,没还的想法。李先念访阿,问何时还,谢胡说没想过还。车上六小时,谢胡总绕到要援助,李先念说计划需要,考虑可能。阿还攀比欧洲,要建电视台,那时中国大城市黑白电视都少。 耿飚到任,很快查援助。他见路边电线杆用中国优质钢管,地里化肥乱堆,日晒雨淋变质。纺织厂项目,阿没棉花,却要中国援建,用外汇从埃及买棉花运阿加工,再卖回中国赚差价。军事上,项目超国防需,包括武器还列中华香烟非必需品。 这些浪费和盲目索求到处是,耿飚记录下来,思考援助方式问题。援助应量力,考量对方需,不然加重自家负担,养成对方懒惰依赖。他决定写信报告实情。 耿飚写长信给外交部乔冠华,如实反映。建议改援助规模、内容、方式,重新考虑。信转中央,到毛泽东手。毛泽东评耿飚敢讲真话,好大使。 回国,李先念见他说胆大,敢说阿尔巴尼亚坏话,自己也有意见没说。中央采纳,策略变,汲取教训。 1971年,耿飚驻缅甸大使,建立关系。1978年,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81年国防部长,1983年国务院副总理,处理国防经济事。 他一生刚直,外交军功大。2000年6月23日逝世,北京医院,享年91。遗体告别庄重,骨灰回湖南安葬。

0 阅读:1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