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纳凉季,别让文明“中暑”

夏夜的桥边,向来是市民纳凉的好去处。晚风拂面,三五成群的人们聊着家常,孩子们在一旁嬉戏,偶尔还有烧烤摊的香气飘来,这本质上是市民对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然而,随着乘凉人数增多,烧烤油烟呛人、垃圾遍地的问题愈发凸显,更有甚者挤占桥面空间造成交通拥堵,不仅破坏了环境,给环卫工人增添沉重负担,还埋下安全隐患,如何平衡这份热闹与秩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现实考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烟火气”与“整洁度”的平衡点。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划定专门区域,允许规范经营的烧烤摊点入驻,并要求其配备垃圾收纳设施、使用环保烧烤设备,减少油烟和垃圾污染。同时,设置明确的警示牌,引导市民将垃圾投入指定容器,培养文明乘凉的习惯。在桥面设置隔离栏,明确行人与车辆的活动边界,安排专人巡逻疏导,避免占道行为。另一方面,对市民而言,更应主动承担起维护公共空间的责任。首先市民要增强安全意识,不占用车道、不靠近桥面边缘活动,看管好随行儿童,避免发生意外;其次要养成环保习惯,随身携带垃圾袋,将烧烤竹签、饮料瓶等垃圾打包带走或投入垃圾桶,不随意丢弃。更重要的是,城市需要提供更多元的公共空间供市民消暑。比如,在公园、广场等区域增设遮阳设施、休息座椅,开放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空调区域,缓解桥边的人流压力。当市民有更多舒适、整洁的选择时,桥边的环境压力自然会减轻。

桥边的烟火气,是城市温度的体现,但这份温度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唯有在热闹与秩序中寻求平衡,让规划之手与公民之心共同编织责任之网,桥边的清风与笑语才能真正持久和谐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