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清军阵营投降太平军的也不在少数! 在胜利者书写的史料中,多有描绘太平军投降

清军阵营投降太平军的也不在少数! 在胜利者书写的史料中,多有描绘太平军投降将领不计其数,其实在太平天国声势浩大之时,清军当年也有不少人投降太平军。 今天介绍一个典型的人物,也算封疆大吏,胡元炜! 胡元炜,湖南新宁人,出身农家,早年考中秀才但乡试未中,转而通过捐纳买官踏入仕途。 咸丰初年,他凑得八百两银子赴京谋职,途中结识神秘人物蔡向东,后者出资一万余两为其捐得庐州知府实职,这一奇遇在《清稗类钞·知遇卷》中有明确记载,也看出咸丰年间捐纳制度的腐败与漏洞。 咸丰三年(1853年),胡元炜赴任庐州知府。 次年,太平军西征将领胡以晃率军围攻庐州,胡元炜因贪生怕死,暗中与太平军联络,谎报城内“兵勇已厚,饷也充裕”,诱使同乡、安徽巡抚江忠源仅率两千楚勇驰援。 江忠源入城后发现实情,但仍坚持防守,但对胡元炜多有责备。 胡元炜害怕被弹劾,在将军激战的关键时刻打开水西门,放进太平军,曾天养率先杀入城中,省城庐州失陷,江忠源身负多伤,被救出后羞愧投水自尽。 值得一提的是庐州城破后,因痛恨胡元炜背叛致城陷人亡,愤怒的百姓和清军散兵冲入胡府,将其全家老小(包括妇孺)尽数屠戮,府中仆役亦未幸免,其家族因他的背叛行为遭灭门之祸,只活下胡元炜一人。 此役中,江忠源作为湘军早期核心将领,被称为湘军鼻祖,其战死对打击极大,咸丰帝甚至下旨“庐州可失,而江忠源必不可死”,足见其重要性。 庐州城破后,胡元炜率部投降太平军,被胡以晃引荐给翼王石达开、北王韦昌辉,多从事文官之职。 但因其人品遭太平军将士鄙视,仅被安排从事粮饷管理等杂役,未获重用。 天京事变之前,胡元炜因与北王韦昌辉有过交往,被杨秀清临时调往天京参与审讯清廷间谍张继庚。 他奉命根据张继庚提供的名单抓捕“内应”,为了讨好杨秀清,帮着写诬陷供词,导致三十四名太平军官员被误杀,扩大了天京内部的权力斗争。 随着韦昌辉被处决,胡元炜失去靠山,逐渐被边缘化,此后再未出现在核心决策圈中。 同治元年(1862年),陈玉成奉命镇守安庆时,胡元炜仍在当地负责后勤事务。 但陈玉成因其贪腐劣迹和无能,并且在天京期间所作所为,对其极厌恶,不仅拒绝其参与军事会议,还多次在公开场合斥责其“误国误民”。 让他干下等粗活,用以羞辱于他,一些基层将领对他多有打骂。 胡元炜在安庆的处境愈发艰难,害怕此人投敌,最终在湘军破城前被陈玉成调往城外驻守。 安庆陷落后,曾国荃还没进城就开始派人查找胡元炜,最终被清军俘获,曾国藩恨不得吃了此人,以“通敌卖国”之罪将其凌迟,结束了其充满争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