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世界宣布,全世界第一艘四万吨级的电磁弹射准航母“四川”舰,即将迎来海试,美军认为,四川舰的作用甚至要超过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四川舰到底凭啥让美军破防? 这艘四万吨级的大家伙,把两栖攻击舰和航母的功能揉在了一起,全世界还没有先例,就说那飞行甲板,长260米、宽52米,比三个标准足球场还大,能同时起降多架飞机。 更关键的是,它装了电磁弹射系统和阻拦装置,这在两栖攻击舰里可是头一份。 以前的两栖舰,飞机要么滑跃起飞,要么垂直起降,载弹量和航程都受限制,可“四川”舰的电磁弹射就像个超级弹弓,能把歼-15、歼-35这些重型战机高速弹射出去,让它们满载弹药和燃油,作战半径直接翻倍。 反观美国的航母“福特”级,虽然排水量超过10万吨,可它的电磁弹射系统毛病不断,原本设计每4100次弹射才出一次故障,实际用起来每400次就出问题,有时候一个弹射器坏了,其他三个也跟着瘫痪。 而且“福特”级用的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效率远不如“四川”舰的中压直流系统,调配电力时损耗大,高耗能设备运行起来也不稳定。 相比之下,“四川”舰的电磁弹射稳定性据说比“福特”级还好,这就让美军坐不住了。 从舰载机配置来看,“四川”舰能搭载四十多架直升机,还能携带大约20架固定翼战机和预警机。像歼-35这样的隐身战机,从“四川”舰上弹射出去,能在更远距离外对敌方目标发起攻击。 同时,它还能搭载多种无人机,执行情报收集、监视和精准打击任务,几乎能全天候监控战场。 而美国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虽然吨位和“四川”舰差不多,可没有电磁弹射,只能靠F-35B 垂直起降,载弹量和作战效率都差了一大截。 “四川”舰的建造速度也让美军压力不小,它2023年才动工,2024年末就下水了,这么快的速度背后,是中国在电磁弹射和舰船设计上多年的技术积累,特别是从“福建舰”上学到的经验。 反观美国,“福特”级从立项到服役花了几十年,还不断出现技术问题,造价更是飙升到129 亿美元。 这种对比让美军担心,中国在舰艇建造和技术迭代上已经走在了前面。 总的来看,“四川”舰的电磁弹射技术、高效的电力系统、灵活的舰载机配置以及快速的建造速度,都让美军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它打破了传统两栖舰和航母之间的界限,把两种舰艇的优点集于一身,这在海战战术上是个重大突破。 而美军的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要么技术不成熟,要么功能单一,在“四川”舰面前自然就显得有些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