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惠州多部门联动在红花湖“禁泳”,违者罚款!

酷暑热浪翻腾,纵身跃入清凉湖水的诱惑与28米深水域的危险形成突出矛盾。7月15日,一场多部门联动的禁泳专项执法行动在惠州红花湖景区全面铺开,旨在维护景区文明,保障群众安全。

湖面上,执法人员手持扩音器向游泳者喊话:“阿叔,这里水深危险,请上岸!”岸边,工作人员向湿漉漉的游泳爱好者递上宣传册,耐心解释禁泳法规。

执法现场:柔性劝导并严格执法

在红花湖景区环湖绿道18公里岸线上,水面与陆地的联动执法正在形成闭环。水面执法船重点拦截试图游向深水区的野泳者,陆地执法队则劝导湖边野泳者,通过水陆联动确保每一位野泳者上岸。

在景区环湖绿道14.5公里处,一位刚被劝离湖面的中年男子接过《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宣传册,认真听取安全教育后当场承诺:“以后绝不来这游泳了。”

数百米外,50多岁的许先生一家四口来游泳,小孙子才9岁。被执法人员劝导上岸后,许先生尴尬地表示“下不为例”,他的小孙子也表示以后不再野外游泳。

“暑期炎热,红花湖水质优良,非法游泳行为时有发生。”惠州市红花湖景区管理中心安全管理部部长李善治在采访中透露,部分游泳者甚至将吹气式泳具藏匿在背包内,被发现后对抗执法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我们既要温情劝导,更要维护法律法规尊严。”李善治说,根据《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红花湖景区作为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禁止在湖区游泳。

多管齐下:开展巡查劝导和综合执法

“溺水警钟时常鸣”“禁止野泳”……在红花湖景区环湖绿道两旁,各种警示标语标识随处可见。

李善治介绍,自2020年3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景区构筑起立体化安全管理防线:沿岸设立165块禁泳警示标识牌,平均每100米就有安全提示;循环播放禁泳广播,持续播报相关法规及执法情况;对重点区域加装防护网;巡逻小组实行不间断交叉巡查,冲锋舟加强水面管控。

同时,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和红花湖景区管理中心每年不定期联合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公安部门,开展禁游管控专项行动,对红花湖景区水域范围内非法游泳行为进行巡查劝导和综合执法,景区禁泳取得一定成效。

但仍有部分游泳爱好者无视条例规定,采取隐蔽方式携带泳具进入景区,个别私自下湖游泳市民不服从景区管理人员管理,不仅严重影响景区形象,更埋下溺水安全隐患。

为此,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市红花湖景区管理中心联合惠城区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惠城区龙丰街道办事处、惠城区公安分局新村派出所展开联合执法行动。

“7月15日当天共出动65人次,发放宣传册300多份,规劝教育野泳人员20人次,暂扣泳具18件。”李善治说。

安全警示:红花湖平均水深25米,暗藏致命风险

“红花湖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达28米。”李善治指着湖面提出安全警示,“暑期剧烈运动后入水,极易突发抽筋导致溺亡。”他特别强调,依据条例,违规野泳者可被处50~200元罚款。

惠州市红花湖景区管理中心透露,将与公安部门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党员志愿者队伍也已行动起来,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引导市民守法。

李善治向全市游泳爱好者呼吁,“请珍爱生命,选择正规合法的游泳场所游泳,共同守护城市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