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个股却是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为何?投资快报记者观察到,“银行落,万物生”,保险、钢铁、银行等权重板块跌幅居前。动物疫苗、化学制药、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近期题材热门板块涨幅居前。市场分析认为,沪指站上3500点后,金融、权重股的“搭台”任务基本完成,题材慢慢又有了“唱戏”空间——越来越多的资金在认可这一转变。
银行综指回落,全A平均股价走高
7月16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3%,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22%。板块方面,动物疫苗、化学制药、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钢铁、PCB、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A股盘面上有一处细节,值得所有股民重视,即继上周四银行板块指数创出新高以后的4个交易日,已有3个交易日在回调,而在跷跷板的另一端,全A平均股价走势最近几个交易日却创出了新高。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说明,沪指站上3500点后,金融、权重股的“搭台”任务基本完成,题材慢慢又有了“唱戏”空间——越来越多的资金在认可这一转变。
机构:呈现板块轮动慢牛风格
7月15日,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市场呈现板块轮动慢牛的交易风格,牛市已来,莫要怀疑,银行为底,科技为矛,创新药困境反转,固态电池产业革命,多个题材的带动下个股突破大底甚至创出历史新高的层出不穷,每一次牛回头都是投资者积极参与的时刻。
长城证券研报则认为,从市场机会来看,目前中报业绩预告逐渐披露,重点关注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机会。当前股市仍缺乏明确的主线,前期因整体风险偏好抑制而出现波动的部分科技成长板块(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值得重点关注;新消费、创新药等成长性行业在短期调整后仍存在明确的向上逻辑;银行、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等偏稳定行业在风险未完全释放的时间点仍具有配置价值。
长城证券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海内外多家厂商推出量产版本产品,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逐步演进。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形机器人硬件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带来成本持续走低、性能稳步提升,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A股信用账户规模持续扩张
据中国结算及上交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A股投资者总数已突破2.4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结算定义,“期末投资者数量”仅统计“未注销、未休眠”的有效账户,也即意味着2.4亿为活跃型有效户,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户1259.77万户,按账户与投资者数量换算比例(超50%且逐年下降)估算,新增投资者超629万。从结构看,个人投资者占绝对主导,2024年底占比超99.76%,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户中个人占比达99.63%,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0.24%且新增数量逐年下降。此外,信用账户持续扩容,2024年底达720.38万户,2025年上半年新增近25万户,个人两融投资者稳步增长,机构信用账户则在2024年首现开销户倒挂。
市场分析认为,长期来看,在投资者总数突破2.4亿的背景下,新增个人投资者增速放缓,意味着市场逐步告别“全民跟风入市”的初级阶段,市场正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而结合2025年投资者行为变化,市场成熟度正进一步提升。结合2025年上半年的增长态势,投资者总量的稳步攀升趋势清晰可见,反映出A股市场对各类参与者的长期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