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乌克兰副外长会见中国大使,对中方提两个希望,实际是委婉批评?谁都没有想到,乌克兰

乌克兰副外长会见中国大使,对中方提两个希望,实际是委婉批评?谁都没有想到,乌克兰突然就对我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抓人、制裁和施压样样都没有落下。但乌克兰此举属于是病急乱投医,这样做反而从侧面愈发暴露出前线乌军战局实际相当不利。 中乌关系,最近出了点状况,而且动静不小。 首先,乌克兰安全局宣称,两个企图窃取“海王星”型反舰导弹技术的“中国间谍”被抓获。 紧接着,总统泽连斯基大笔一挥,又制裁了五家中国公司,理由是这些公司给俄罗斯的无人机提供了零部件。 这一套连环招数,明眼人都能看出不是偶然,更像是一场精心盘算过的施压。 问题是,乌克兰这番操作,究竟是战事不顺下的“病急乱投医”,还是绝境之中下的一盘险棋?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里,两国最高级别的外交官却见了一面。 中国驻乌大使马升琨于七月八日与乌克兰第一副外长基斯利察举行会晤。 乌克兰外交部的声明很官方,只说了两国之间的对话,以及两国之间应该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及在互相尊重的情况下,达成共识。 可是场面话下面,乌克兰却塞过来两个“希望”,措辞客气,听着却相当扎耳朵。 第一个期望,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对乌克兰的公平、持久的和平持“一致”态度。 这“一致”二字,用得就很有讲究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过去的“一致”程度还不够高。 毕竟中国嘴上一直说的是劝和促谈、不向俄罗斯提供军援,可乌克兰那边看来,中国那些所谓的军民两用产品,实际上源源不断地在帮俄罗斯的忙。 泽连斯基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显然是不相信中方的话。 第二个希望,是盼着中国能采取“平衡”的立场。 这就更直接了,几乎是挑明了说:你们中国的立场,我们觉得不中立,偏向俄罗斯。 这种抱怨,乌克兰在国际上已经讲了不止一次。 他们困惑不解,中国既支持《联合国宪章》与主权不可侵犯,却未将俄行为定义为“入侵”;既批评美欧援乌武器是“拱火”,又对朝鲜可能派兵赴俄沉默不语。 此中逻辑,他们难以参透。 这两个“希望”递过来,与其说是请求,不如说是一份包装精美的抗议书。 那么乌克兰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跟中国撕破脸呢? 或许只有在战斗中才能找到答案。 眼下乌军的处境并不乐观,跟俄罗斯拼经济消耗战,谁都知道乌克兰拼不起。 既然硬实力耗不过,就得另想办法,在外交上孤立俄罗斯,让它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 这套“图穷匕见”的组合拳,目的就是要在政治上压缩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给未来可能出现的谈判桌攒下一点筹码。 选择现在发难,也可能是前线压力太大,实在没办法了,只好险中求胜。 至于是不是得到了“高人指点”,那就很难说了。 毕竟对如今的乌克兰而言,它和俄罗斯的梁子已经结死,看谁跟俄罗斯走得近都不顺眼。 与中国闹僵,乌克兰似乎也没什么可再失去的,反而能向美西方阵营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证明自己是铁了心跟西方站在一起,确保将来不被抛弃。 毋庸置疑,此乃巨大风险。 放眼全局,乌克兰此举也是大国博弈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近期对中国施压的,除了乌克兰,欧盟的动作也不少,而美国更是可能在幕后操盘。 在美西方看来,光靠一个朝鲜,还撑不起俄罗斯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所以必须尽快敲打中国。 而乌克兰,则是充当起了“急先锋”的角色。 面对这套非常规的打法,中国的反应倒是显得很沉得住气,基本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道理也简单,乌克兰的真实意图和底牌还没完全亮出来,现在急着回应,反而容易落入圈套。 中乌关系正走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乌克兰的这番冒险,是其在绝境求生下的无奈挣扎,也可能是其精心策划的战略转向。 在这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冲突中,各方力量的每一次互动,都在重新塑造着未来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盘棋还没有下完,胜负难料。 参考资料:马升琨大使会见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基斯利察|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网站 泽连斯基批准对五家中国公司进行制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乌克兰声称拘留两名中国公民,中方回应|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