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岛内明确表态不承认自己搞“台独”!在我们将8家岛内实体纳入管制清单之后,陆委会出来回应了!虽然陆委会表态声称,北京再次基于政治及军事理由,以贸易出口管制及“威胁恫吓”言论,对台进行复合式“施压胁迫”,再次将经贸措施武器化。此举悖离台湾主流民意,完全无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台湾人民绝不接受。
陆委会说大陆“施压胁迫”,这话听听就算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8家实体干的那些事,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在挑战大陆的底线?
就说汉翔航空,它的前身是台空军技术局,表面上是“公有民营”,实际上董事长历来由台军上将兼任,IDF战斗机、“勇鹰”教练机都是他们的“代表作”,家伙事儿造出来立马装备台军,蔡英文上台后更是打着“台机台造”的旗号疯狂扩产。
更绝的是,这家公司还跟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勾勾搭搭,花1100亿新台币给F-16V战机升级,说是“维修”,实则是在给“以武谋独”攒家底。就这,陆委会还好意思说“不搞台独”?
中山科学研究院更可气,“雄风”反舰导弹、“天弓”防空导弹这些台当局拿来壮胆的家伙什,全是他们鼓捣出来的。
可好笑的是,这些被绿营吹上天的“自制利器”,三天两头被曝出用大陆材料。比如“雄风三”导弹的固体燃料,竟是不良中间商从大陆采购的;“天剑”导弹的经纬仪送去瑞士维修,结果修好寄回来发现是山东青岛发货。
还有经纬航太,号称“台湾无人机领头羊”,结果去年在嘉义展出的无人机,机身赫然印着“上海制造”的标识,当场让去“见证”的赖清德尴尬到抠脚。仲硕科技更绝,搞出个“台版弹簧刀巡飞弹”,结果测试时发现核心元件全得从大陆进口,气得台防务部门直跳脚。
台船的“潜艇自造”计划更是一场大型翻车现场。号称“台湾第一艘自主设计潜艇”的“海鲲”号,从开工到现在已经8年了,连潜水测试都不敢做。为啥?因为他们造潜艇用的特种钢材,还得偷偷从大陆进口。
这8家实体表面上喊着“防务自主”,赚着大陆的钱,背地里却公然给“台独”势力递刀子,真是把“吃饭砸锅”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大陆这边出手反制,本质上是维护祖国安全,何错之有?
最滑稽的是,陆委会声称这些措施“悖离台湾主流民意”,可岛内的中小企业早就叫苦不迭。据台湾《联合报》调查,这8家实体的下游供应商有300多家中小企业,现在因为断了大陆原材料,已经有20多家工厂停工。台南一家专门生产无人机螺旋桨的小厂老板哭诉,他们80%的订单都来自仲硕科技,现在对方拿不到大陆的碳纤维材料,只能让他们无限期停工。
再看看陆委会的主子赖清德,上台一年民调不满意度就飙到55%,创下历史纪录。他口口声声说“团结台湾”,结果搞出“大罢免”让社会撕裂,推动“去蒋化”改名路牌花掉纳税人几百万元,却连地方补助款都拨不出来。
更绝的是,他一边鼓吹“台日一家亲”,一边对日本殖民时期的暴行装失忆,连岛内媒体都讽刺他“把膝盖焊死在美国和日本的地板上”。这种“媚外求荣”的操作,哪有半点“主流民意”的影子?
陆委会口口声声说“台湾人民绝不接受”,可现实是,这些实体的所作所为早就把台湾民众的利益踩在脚下。
去年台船为了“潜艇自造”计划,从台湾银行贷了200亿新台币,结果项目烂尾,银行只能用纳税人的钱填窟窿;还有攻卫股份生产的防弹衣,被爆用的是江苏产的劣质纤维布,台军士兵穿在身上跟穿了块海绵似的,气得基层官兵在网上大骂“拿我们的命开玩笑”。
说到底,这8家实体就是民进党当局“以武谋独”的白手套。他们一边用大陆的材料造武器,一边在国际上喊冤卖惨,妄图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可纸终究包不住火,从汉翔航空的发动机轴承到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导弹零件,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打陆委会的脸。现在咱们断了他们的“奶瓶子”,他们就跳脚喊疼,这不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陆委会与其在这儿演苦情戏,不如好好管管这些实体,别再让他们干“吃饭砸锅”的勾当。毕竟,台湾的老百姓可不傻,谁在真心实意谋发展,谁在火中取栗搞分裂,大家心里都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