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言论:“伊朗可以把剩下的高丰度浓缩铀拉到俄罗斯去实

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言论:“伊朗可以把剩下的高丰度浓缩铀拉到俄罗斯去实现,把加工好的铀用于伊朗的民用设施。 伊朗目前手握约408.6公斤丰度达60% 的浓缩铀,这个浓度已接近武器级,理论上足够制造10枚核弹头。 尽管6月22日美军B-2轰炸机空袭了伊朗核设施,摧毁了部分离心机和转化设备,但并未彻底消除其核能力,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就指出,伊朗可能在数月内重建相关设施。 这枚悬在中东头顶的 “核定时炸弹”,让美伊关系始终紧绷,也为拉夫罗夫的提议埋下了伏笔。 拉夫罗夫的提议看似两全其美,实则藏着多重考量: 在技术上,俄罗斯确实有能力将高丰度铀降级为低丰度燃料 ——2015 年伊核协议框架下,俄方就曾提出类似方案,即伊朗将多余浓缩铀运往俄罗斯处理后返还。 这次提议的核心是让伊朗把高丰度铀运到俄罗斯,加工成能源级铀供布什尔核电站等民用设施使用,一旦实现,伊朗将失去快速拥核的能力,因为从低丰度铀提纯到武器级需要数月时间。 但换个角度,俄罗斯此举可谓一举三得:既削弱了伊朗的核威慑,又能借技术支持巩固俄伊关系,还能以 “调解者” 身份介入美伊谈判,为自己在中东争取更多话语权。 对伊朗而言,这个提议是机遇还是风险?支持者觉得,接受方案能缓解国际压力,甚至可能换来经济制裁的解除。 佩泽希齐扬就曾表示愿以限制铀浓缩换取制裁松绑,而且俄罗斯的技术支持能保障民用核能持续发展,避免核设施因美以打击而瘫痪。 但反对者直言,这会让伊朗彻底丧失核威慑筹码,长期以来,伊朗靠 “模糊拥核” 制衡美以,一旦铀被转移,战略地位必然动摇。 更关键的是,伊朗对俄罗斯的信任度有限,历史上俄伊在布什尔核电站项目中就因资金和技术问题多次摩擦,德黑兰难免担心铀会变成俄方的 “政治人质”。 对此,美国态度复杂,一方面若伊朗接受提议,或许能推动核谈判重启,另一方面,特朗普坚持“零浓缩”要求,对俄罗斯介入充满警惕。 但这一提议的实施面临多重难题,高丰度铀运输需全程确保安全,伊朗若走海运,得穿越美以严密监控的霍尔木兹海峡,风险极高。 伊朗已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部分合作,拒绝接受其最新报告,全程监督难度不小。 美伊互信早已崩塌,美国要求伊朗先 “缴械” 再谈判,伊朗则坚持 “解除制裁与限核同步”,立场严重对立,加上伊朗国内强硬派与改革派分歧明显,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态度将成为关键。 拉夫罗夫的提议给伊核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成败终究要看伊朗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