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86年,在推迟发射七次后,NASA拒绝了工程师再次推迟发射的建议,将价值12

1986年,在推迟发射七次后,NASA拒绝了工程师再次推迟发射的建议,将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点火升空。飞机爆炸比工程师预计的时间晚了73秒,他知道这个仅仅900美元的橡胶圈迟早会出问题。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静静地矗立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上。这艘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巨兽,已经推迟了七次发射,所有人都屏息等待它的升空。然而,工程师们却坐立不安,他们发现了一个致命隐患——一个价值仅900美元的橡胶圈可能在低温下失效。NASA却选择了无视警告,按下发射按钮。73秒后,天空被撕裂,灾难如约而至,比工程师预想的还要晚一些。 挑战者号是NASA航天飞机计划的明星之一,1982年建成,1983年首飞,到1986年已经完成了9次任务。这架航天飞机的每次升空都象征着人类的探索精神和技术实力。这次的任务尤其特别,因为它搭载了一位平民宇航员——克丽斯塔·麦考利夫,一名普通教师。她将要在太空给全美学生上课,全国的学校都准备好了直播设备,媒体也炒得沸沸扬扬。 但这次发射并不顺利。从1985年12月起,因为技术问题和天气原因,发射被推迟了整整七次。每次推迟都让NASA的压力更大,公众的期待也更高。到了1986年1月28日,NASA终于决定不再等待,哪怕前一天晚上佛罗里达的气温低得吓人。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罗杰·博伊斯乔利,他是莫顿·蒂奥科尔公司的工程师,这个公司负责制造挑战者号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这些助推器是航天飞机升空的关键,里面装满了燃料,靠钢圈和橡胶O型环连接密封。一个O型环才900美元,但它得扛住几千度的高温和巨大压力。 博伊斯乔利早就发现了问题。1985年,他测试发现,当温度太低时,O型环会变硬,失去弹性,没法完全密封。如果助推器漏气,高温气体就会喷出来,后果不堪设想。他写过备忘录警告公司,甚至预言可能会死人。可惜,他的警告没被当回事。 1986年1月27日晚上,气温跌到零下13度,发射台都结了冰。博伊斯乔利和同事艾伦·麦克唐纳急了,他们连夜开会,跟NASA说清楚:这么冷的天,O型环靠不住,发射得推迟。可NASA的管理层不买账,他们觉得气温已经回升到0度以上,符合标准,没必要再拖。

为什么NASA这么固执?原因不简单。挑战者号推迟了七次,每次推迟都花钱、费时间,还让NASA脸上挂不住。这次任务又是“全民热点”,麦考利夫的太空授课计划让公众兴奋得不得了,推迟就等于让大家失望。更重要的是,NASA那时候有一种“成功惯性”,觉得自己技术牛,啥风险都能兜住。 管理层知道O型环有隐患,但他们觉得问题不大,之前几次低温发射也没出事。他们赌了一把,认为这次也能蒙混过关。工程师的建议被否决,发射照常进行。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点38分,挑战者号点火升空。刚开始一切正常,59秒时,地面指挥中心还下令加速。可到了73秒,1.66万米的高空,右侧助推器的O型环扛不住了,高温气体漏了出来,烧断了支撑杆。助推器撞上外部燃料箱,600吨液体燃料瞬间爆炸,挑战者号被炸得四分五裂。 七名宇航员当场遇难,碎片散落在大西洋,坠落过程长达1小时。调查后来发现,座舱里有人在坠落前试过启动氧气设备,他们可能坚持了几秒钟才失去意识。这场灾难比博伊斯乔利担心的还要晚73秒,但结果一样惨烈。

事故后,美国总统里根成立了罗杰斯委员会调查真相。1986年6月,报告出来了:O型环在低温下失效是直接原因,NASA管理失误是根本问题。委员会发现,NASA早就知道O型环有风险,却没解决,还在关键时刻否决了工程师的建议。 博伊斯乔利拿出他85年的备忘录,证明自己早就警告过。麦克唐纳也揭露了NASA决策的混乱。报告批评NASA太自负,安全流程形同虚设。这次事故让航天飞机计划停了两年,助推器重新设计,NASA还多了个安全办公室。 博伊斯乔利因为说了实话,被公司冷落,1988年辞职,后来去讲课,教工程师们要有底线。他2012年去世,73岁。麦克唐纳先被降职,后来调去负责助推器改进,2001年退休,2021年去世。七名宇航员成了英雄,但他们的牺牲也成了NASA的痛。

评论列表

阿刚
阿刚 48
2025-07-08 12:49
挑战者号是升空时发生爆炸,哥伦比亚号是太空任务结束后返回,进入地球大气后解体成几块,7架航天飞机两架损毁,导致航天飞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用户41xxx50 回复 07-11 15:34
两次事故搭上了14个宇航员。培养14个宇航员得花多少精力和心血啊。中国的航天员都是国宝,享受特级保卫待遇。美国就这么嚯嚯宇航员。

wangmin78 回复 用户41xxx50 07-11 22:08
中国一期培训的航天员都没这么多

驳虎
驳虎 41
2025-07-08 18:43
普通战机都得用几万美元一包的螺丝钉,你航天飞机才用900美元的垫圈!你就说该不该爆!
用户77xxx22
用户77xxx22 31
2025-07-08 19:12
事实证明,9万一袋的螺母不是腐败,是完全有必要的🤑
贪睡煮
贪睡煮 29
2025-07-08 12:43
去没去太空不好说
流氓的低音鼓
流氓的低音鼓 19
2025-07-09 05:32
有个点我不太理解。“密封圈在低温下会失效”然后“高温气体漏了出来”。能不能再具体解释一下

夏日芒果 回复 07-09 16:48
而且小便说的是当时气温低也不对啊,就那点低温和当时加注的推进剂的低温相比就不是一个量级。

星条旗当柴 回复 夏日芒果 07-09 18:45
装橡胶圈的是主燃料罐旁边的两个固体火箭,固体火箭简单的说里面装的就是炸药,不是低温燃料

遥远
遥远 16
2025-07-08 12:35
一个不说实话的国家,没有成功
地火水风
地火水风 11
2025-07-08 12:03
航天飞机带这么多的死重去太空,根本就不是好的思路。前苏联跟进结果花了大把冤枉钱,幸好我国没跟。

韶华一世 回复 07-09 14:48
目前要一步一步的来 先弄核动力空天母舰 再弄地面大功率质量加速器 最后搞太空电梯

kingw 回复 07-09 10:50
而且能源号是奔着可重复使用设计的。

想想就好
想想就好 8
2025-07-09 23:32
挑战号炸出了一个大大的蝎子礼花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8
2025-07-09 11:18
美国礼花!绚丽绽放!
Dennis He
Dennis He 7
2025-07-09 05:51
里根总统在挑战者号失败后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演讲,有幸听过!

睿睿居士 回复 07-10 07:56
原来是被里根总统。。。的演讲幸过的人。

贝吉塔
贝吉塔 6
2025-07-10 17:27
航天飞机是真的牛,但是也是真的贵啊
睿睿居士
睿睿居士 4
2025-07-10 10:31
那啥绽放花千树,更挑战,星如雨。
情如沧海
情如沧海 2
2025-07-08 17:29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别说了,要是新发生的还值得高兴一下
北部湾0
北部湾0 2
2025-07-08 12:43
可能是航天飞机的研发公司(股东们)要求发射的,为其公司的股票升值。
王霸丹
王霸丹 2
2025-07-09 07:16
到了73秒,1.66万米。飞得这么慢,每秒200多米?不是每秒7.9公里第一宇宙速度吗?

㒰㚎 回复 07-11 15:37
再大气层内肯定慢点好,不然风阻大

wangmin78 回复 07-11 22:17
火箭初速慢,逐步加速,直到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脱离地球引力。

用户49xxx65
用户49xxx65 2
2025-07-08 18:46
早就知道前六次为什么不解决问题?

星条旗当柴 回复 07-09 10:01
只要等到天气温暖就没问题,问题是出于政治考虑非要在天还很冷时起飞

三座泰山
三座泰山 1
2025-07-08 19:16
上次看到的是有个小数点点错了一位。[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