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锦绣芳华第二部讲的是阶层! 县主火烧芳园终于要受到惩罚了,按照《唐律》,本该罚她徒三年,流两千里,很有眼色的京兆府看了一眼瞪着眼睛的宁咘咘,直接说:“县主主动认错,刑法可减”。 于是,县主的惩罚从流放变成了笞刑,“小惩大诫”! 在行刑时,县主在密室被一个侍女轻轻地鞭笞,镜头转到了何惟芳当众被两个壮汉狠狠地打板子,那时的何惟芳还是黑户,为了保护身边的人,她也主动承认错误,京兆尹是如何判的呢?他说:理应严惩! 按《唐律》,普通百姓伪造户籍,轻则仗60,重则徒三年,而京兆尹判何惟芳,除了仗60,还判了剥夺私产,贬为官奴,发配军营。 这可犯了谋反、大逆等直接危害皇权的重罪才会有的惩罚。 坚强如何惟芳,在面对这样的阶层差距时流露出的无力感,通过这样的对比,被刻画得更强烈,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让观众透过何惟芳看到了《锦绣芳华》塑造的“民本位”世界观。 县主可以有恃无恐的说出“只要我想,你觉得你还能活着吗”,因为在权贵的眼中,普通百姓的命就如蝼蚁一般,而拥有“贱籍”的芳园众人更是命比草贱,且“良贱相犯,罪加一等”,而“主人打杀奴婢和部曲,律同畜产。” 在这样的制度体系的“规训”下,普通百姓想要突破阶层何其不易,何惟芳一直强调的“什么东西都不比人命重要”,是何其可贵。 “女子安身立命本就不易”,不论是欢云楼的“歌女”,还是县主淑妃,她都平等看待。 真正的平等不在于消灭差异,在于建立让每个阶层都能"向阳生长"。 然而,“清醒是最靠近太阳的伤口”,何惟芳在追求平等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她的坚韧和大义,定能成为一柄利器,助她砍断荆棘。 那些说“县主好高贵,即便受刑也保持优雅”的人,是不是忘记了大火中众人的惨叫声,是被“规训”久了,就忘记如何平视,如何抬头了吗? 杨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