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通过,川普放手一搏,美向170国发加税通知,中国例外 当地时间 7 月 3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 218 票对 214 票险胜通过特朗普力推的 “大而美” 税收与支出法案,紧接着 7 月 4 日独立日当天,他就在白宫高调签署法案,宣称这是 “送给美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从 7 月 4 日起,美国将以每天 10 封的速度向 170 多个国家发送加税通知,税率从 10% 到 70% 不等,堪称史上最硬核 “关税快递”。 这场关税风暴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对内减税 4 万亿美元,对外加税填补财政窟窿。法案通过后,企业永久性减税、富人收入增加 3% 等红利直接砸向美国本土,而 1200 万穷人失去医保、新能源行业被砍数十亿补贴等代价,则被特朗普轻描淡写为 “必要牺牲”。 不仅如此,他把关税政策包装成 “平衡贸易” 的利器,通过加税迫使各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既能重振制造业,又能为国内减税埋单。 不过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在这场针对 170 多国的关税围猎中,中国成了唯一例外。 根据中美 6 月底达成的 “伦敦框架” 协议,美国不仅取消对华 301 关税的 15%(涉及 3700 亿美元商品),还松绑 14nm 及以下制程半导体设备出口、恢复 C919 飞机零件供应等关键限制。 作为交换,中国将依法加快镨、钕等 17 种战略稀土的出口审批,但明确禁止用于军事用途。 特朗普这招 “区别对待” 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中国是全球唯一对美实施对等反制的国家,从稀土管制到不可靠实体清单,反制措施精准戳中美国供应链痛点。 还有就是,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对稀土的依赖度高达 80%,若继续僵持下去,F-35 战斗机生产线可能因稀土短缺被迫停工。 但对其他国家,特朗普可没这么客气。日本因为拒绝开放大米和汽车市场,被威胁加征 35% 关税;欧盟因在钢铝关税谈判中拒绝 “单方面让步”,已准备对 210 亿欧元美国商品实施反制。 最惨的是加拿大,在特朗普喊停谈判的威逼下,不得不放弃对美征收数字服务税,堪称 “关税外交” 的牺牲品。 而法案通过后,美国国债规模突破 41 万亿美元,债务占 GDP 比重预计 2035 年达 134%,这样的操作,让美债信用蒙上阴影。 如今这场关税风暴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韩国三星被迫加速在美建厂以规避关税,越南为保住纺织品出口优势紧急与美签署协议,就连印度也不得不重启农产品贸易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