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明白, 做人少说别人的闲话,少管别人的闲事; 谁对谁错不要去问,减少矛盾, 不管不问就是快乐,少管少说就是福气。 人生的下半场,做一个简单的人,少与人纠缠,多看大自然, 在路上见世界,在途中寻自己; 知山高水远,故云淡风轻。 菜市场一角,几位大妈聚拢一团,言语纷飞如风里扬尘,东家短西家长,七嘴八舌的评说之间,神采飞扬。 我匆匆而过,心中却如微风吹过般泛起些许涟漪:为何如此多的人,竟需如此费力地咀嚼着别人的生活,却偏偏忘却了关照自己心灵那片园地? 曾有一位热心同事,总似一股暖流,时时奔涌在他人生活的河道之中。别人家事她必过问,旁人决定她必质疑,如同热忱的园丁,只是不知觉间却踩坏了别人心灵的花圃。后来大家竟渐渐避她而行。 那些由关心发酵而成的沉重干预,最终竟如浓雾,遮蔽了她自己的光。她悄然离岗之际,我才明白纪伯伦所言“你的心灵常是战场”的深意:在他人疆界上投入的每一分力气,都是对自己心田的荒废。 而我家隔壁有位奶奶,却如一面沉静的湖水。她庭院中花草葱郁繁茂,四季色彩交相辉映,宛如一方小小天地。 外人闲言碎语,她只是微笑,手中花剪不停,精心培育自己的世界。当邻家偶有争执,人们总习惯性地望向她家安静的门扉。那份沉默却似有万钧力量,比任何劝解更具说服力。 老子的教诲何其精妙:“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自己内心这方寸之地,亦需同样珍重,少些搅扰翻动,反而更能成全生命本味。原来少言少管,非是冷漠的壁垒,反而是对他人世界的尊重与信任。 杨绛先生百岁感言时曾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话如明灯,照亮了“少管”背后深藏的禅机:相信别人自有其应对风雨的能力,亦是对其尊严的托举;懂得守口如瓶,是对别人内心花园的默默浇灌与滋养。 人生下半场,与其将心神耗散于他人庭院的枯荣,不如静守自家心园半亩。舌头安静之时,耳朵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目光从纷扰中收回,心灵才能感知山高水远的壮阔与云淡风轻的从容。 泰戈尔曾点醒我们:“不要试图去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来自那空白的深处。” 那些欲言又止的沉默里,那些留白不扰的善意间隙,恰是生命乐章最清亮、最悠远的回响之处,静默如深水,力量悄然生;守心于方寸,万物自在荣。 人生行至半途,人间的纷扰繁复愈显沉重,我决意从此做个简单的人。少与人纠缠,与其陷于人事迷宫,不如将目光投向无垠天地。 我愿登山看海,让山风海涛涤荡胸中尘垢;在行路间遇见世界,也在途中重新寻回自己。在万水千山的跋涉里,方知天地之博大,人世的斤斤计较与得失荣辱,才真正显出渺小与微末。 于是终于懂得,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纷扰,不过如云烟过眼,原来正是这趟旅程本身,将我们送往云淡风轻的彼岸。山巅松涛声里,江上浮云影下,原来并非我刻意追求淡泊,而是世界在路途上悄然褪去了我执着的尘衣。 当心似明镜映照万物而不滞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而自己,终于也成为那阵不惊扰万物、只轻轻拂过衣襟的风。
猜你喜欢
人老了,才明白的道理:1,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高手是没有情绪的。2,
2025-07-03
烟火阑珊舞红尘
人生赢在和气,毁在脾气,这就是做人之道。和气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力量。
2025-06-27
糖果泡泡萌公主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要记住这3点,保证你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第一,从现在开始,
2025-07-03
云端轻舞
做人,如果不会翻脸,就要接受别人的不要脸。做事,如果不会翻篇,就要接
2025-06-14
灿烂西安
稻盛和夫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自己爱自己,强过很多人爱你,不要从别人身上
2025-06-13
岁月如歌之坊
什么样的人,一看就很穷?有以下5种特质:1、看他吃东西吃东西狼吞虎咽,从来不
2025-07-03
娩绮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