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江苏南通)
据日前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明确要求自7月1日起,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在销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时,必须进行药品信息扫码操作,以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群众用药安全。
近年来,随着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升、医保药品目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群众购药渠道日益多元。药品销售医保结算需扫码就是为了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和加强医保基金监管。药品追溯码相当于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通过扫描药品上的追溯码,可以确保每盒药品只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从而有效防止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情况,保障消费者购买到的是医保支付的正规药品。扫描药品追溯码可以实时记录药品的流通信息,确保医保基金支付合规,有效防范“串换药品”“冒名刷卡”等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药品追溯码扫码器能够实时读取药品的生产和流通信息,减少人工盘点的时间消耗,提高药品管理的效率。在药品出入库时,扫码器可以快速记录信息,确保药品库存的实时准确性。患者可以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随时查看药品的生产信息、批号、有效期等详细内容,增加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药品销售医保结算需扫码,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虽然药品追溯码的唯一性和防伪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假药和回流药,但在实际操作中,定点医药机构需要配备专门的扫码设备,并进行信息系统接口升级改造,这可能增加技术实施的难度和成本。部分消费者可能对药品追溯码的概念不熟悉,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操作不便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扫码结算的普及和接受度。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收售回流药的处罚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回流药、假药等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监管和处罚违规行为,仍存在一定的挑战。药品追溯码涉及个人用药信息和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要使药品销售医保结算需扫码这一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各级医药机构要进行信息系统接口升级改造工作,确保药品追溯码的规范应用。同时,要监测各定点医药机构药品扫码的合规情况,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机构进行指导和督导。国家医保局建设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提供药品追溯信息查询功能,鼓励购药参保人查询追溯码,维护自身健康权益。此外,市民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描药品追溯码,了解药品信息,并参与监督。
部分城市相关部门联合提出确保药品追溯码的规范应用、拓展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场景、加大部门协同联动等具体要求,并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指导和督导。相信通过协同合作,必能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监管,维护用药安全,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转自: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