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张官营镇便民服务中心设有社保服务窗口。
□本报记者翁韬文/图
日前,鲁山县张官营镇东土楼村村民向本报反映,当地不少村民2019年缴纳的200元城乡养老保险费,至今在社保系统中查询不到相关信息。6年来,村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消失”的养老保险费
6月26日,该村村民张林(化名)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在外地工作的他每年都会按时把200元养老保险费交给负责收缴保费的村干部,从未中断过。2019年5月,在办理养老保险的转移手续时,他查询个人社保信息,竟然发现系统内没有2019年的缴纳记录。他随即向张官营镇社保所咨询,工作人员解释称当年的缴纳信息一般到年底才会更新。然而,当年的12月,张林再次查询信息,记录依然空缺。
在社保所咨询的时候,张林还碰到其他村反映类似问题的村民。在跟这些村民交流的过程中,张林发现,有的村民缴纳了2019年的养老保险费但系统没有显示,而有些并未缴费村民的养老账户上却莫名其妙地多出来一笔钱。
问题出在哪儿
面对“不翼而飞”的保险费,张林觉得这事有蹊跷,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将这一问题反映给村委会,经办的村干部告诉他,按照缴费流程,村干部在收齐养老保险费后会统一交到指定银行,然后拿着银行票据报送到当地财政所,再由财政所开具票据,村委会拿着票据到镇税务分局录入系统。村干部向张林出示了银行收据存根,证明张林和其他村民的养老保险费已全额缴存至银行。
随后,张林和村干部顺着办理流程逐一排查,最终发现问题出在了税务部门的登记录入环节。
采访中,该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的录入环节采取人工录入方式,因操作失误,致使东土楼村部分已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村民未被录入系统,部分未缴纳的群众反而被录入了系统。据村干部统计,出错的不止张林一例,该村类似错误涉及近20人。
出现这一问题之后,村干部曾多次携带村民缴费底册找到税务部门沟通,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一错误始终未能得到纠正。
“其实,要搞清楚问题并不复杂。”该村干部表示,村委会可以提供保险金缴纳底册,跟税务、社保部门的系统信息进行一一比对,很容易就能找出问题。
“之前也出现过类似录入错误,村里拿着底册去对账,很快就发现一名村民因为重名被多录入一次,当场就作了纠正。”该村干部说。
“人工录入难免出错,我们能理解;但是出现问题后长期不纠正,就让大家无法理解了。”张林道出了心中的不满。
何时能纠正
从2019年到2025年,6年时间过去,张林到今年6月底将年满60周岁。眼瞅着到了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但2019年那笔没有录入系统的200元缴费记录,成了他顺利领取这笔养老钱的障碍。在经历6年的反复奔波后,身心俱疲的张林感觉纠错无望,只得在6月5日自掏腰包,再次缴纳200元补上了2019年的养老保险费缺额。
“钱虽然不多,但是这个理儿,我还是想不通,明明是登记错误,为啥就纠正不了?为啥让群众自己承担损失?”张林无奈地说。
针对张林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张官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之前农村的养老保险费都是由村民缴纳给村委会,村里统一存到银行,然后拿着银行出具的凭证到乡镇社保所进行登记。从2018年开始,国家对养老保险费的缴纳进行了改革,改由税务部门负责登记录入工作。制度并轨初期有不完善的地方,客观上造成了部分群众系统登记的社保信息跟村里掌握的缴费底数不一致。之前也有个别群众反映类似问题,镇政府在核实情况属实后,也都分别进行了妥善处理和纠正。
该负责人表示,为弥补群众损失,镇政府扣除了东土楼村村级经费6800元,用于补缴部分群众的养老保险费。但由于名单混乱,目前还有部分群众未能补缴。
下一步,该镇将逐个核查东土楼村2019年养老保险费缴纳名单,对错交的款项进行追回,对张林等村民已缴纳2019年养老保险费但社保系统上漏录的情况进行补录。此外,镇里还将对出现类似问题的村,比照社保系统进行逐一排查,排查出问题的,尽快落实退赔补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