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226年,曹丕判处曹洪死刑,还吞了他的家财。卞太后大怒:“曹洪是你叔,当年要不是他救了你父亲,你能有今天?就因为他不借给你钱,你就要置他于死地……” 曹洪,字子廉,曹操的堂弟,从年轻时就跟着曹操打天下。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还特别讲义气。早年在荥阳之战,曹操被董卓手下徐荣打得落花流水,连马都丢了,差点没命。关键时刻,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自己步行护着他逃到汴水边,找船渡河才保住命。这事儿让曹洪在曹家地位蹭蹭上涨,成了曹操的心腹之一。 曹洪不光会打仗,后勤也玩得溜。194年,吕布偷袭兖州,曹操差点翻车。曹洪带兵抢先占了东平、范县,囤了不少粮食,稳住了后方。后来他又带着部队到处征战,拿下济阴、山阳好几个县,战功多得数不过来。官渡之战,他跟徐晃一块儿烧了袁绍的粮仓,帮曹操翻盘。之后南征刘表,北战张飞,哪哪儿都有他的身影。曹洪这人,打仗是把好手,忠诚也没得说,官越做越大,最后做到都护将军,封了国明亭侯。 不过,曹洪有个毛病——抠门。他家有钱得很,可就是舍不得花。曹丕年轻时跟他借过钱,结果吃了闭门羹。这事儿曹丕记恨上了,俩人关系就这么有了裂痕。曹洪靠着战功和资历在朝中地位很高,但这性格也给他埋了个雷。 到了226年,曹丕当皇帝已经七年,身体却垮了。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儿子曹睿才十来岁,继位后怕压不住那些老臣和宗亲,就想趁机立个威。这时候,曹洪有个门客犯了点小错,曹丕抓着这机会,直接把曹洪抓起来扔进大牢,还要把他弄死,顺手抄了他的家产。朝里那些老臣一看,这还得了?曹洪可是功臣啊,纷纷上书求情,可曹丕铁了心不松口。 这事儿传到卞太后耳朵里,她气得不行。曹洪是她看着长大的,当年救过曹操,这恩情谁敢忘?她直接冲到曹丕面前开骂,说曹洪是功臣,是你叔,就因为点小钱你就下死手,太不像话了。还放话威胁郭皇后,说再不放人就废了她的后位。郭皇后吓得不轻,连忙劝曹丕。曹丕没办法,顶不住这双重压力,最后改了主意,没杀曹洪,但削了他的官职和封地,抄家也没停。 没过几个月,曹丕就死了,曹睿上台。新皇帝得收拾人心,稳住局面。曹睿知道曹洪的份量,赶紧把他官职还了回来,封了个后将军,还给了点家产。曹洪这时候已经老了,满头白发,可还是硬着头皮上朝,为曹魏出力。几年后,曹睿又升他做骠骑将军,算是个安慰。232年,曹洪病死,曹睿给他办了个风光大葬,还追了个谥号“恭侯”,牌位都进了曹操的庙里,地位算是保住了。 曹洪这辈子,年轻时拼死拼活救曹操,中年打仗立功无数,老了却差点被侄子弄死,最后靠新皇帝翻身。这经历真是够坎坷。他跟曹丕的恩怨,说白了就是家族内部的权力博弈。曹丕呢,为了给儿子铺路,不惜拿叔叔开刀,这手段确实狠。他重病在身,疑心又重,怕宗亲势力太大威胁皇位,才搞出这么一出。 曹洪这边呢,虽然吝啬惹了祸,可他那些战功不是假的。从荥阳救曹操,到官渡烧粮仓,再到后来打刘备,他对曹魏的贡献谁也抹不掉。曹丕这么对他,多少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卞太后站出来说话,也说明曹洪在家族里不是没根基的人。曹睿后来重用他,估计也是想修补前任留下的烂摊子,顺便拉拢人心。 历史上,曹洪的结局还算可以,没真丢了命。曹睿对他不错,晚年也算过得安稳。可这事儿背后,曹丕的冷血和曹洪的委屈,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权力这东西,真能把人变成啥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