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一个小山村,很穷很穷那种,1976年才通电,通电之前晚上主要照明工具是煤油灯。 煤油灯是解放后好些年才普及的,之前晚上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竹火把。从山上砍一种手指粗的竹子,用锤子砸烂,然后放在溪水里浸泡个把月,然后晒干,捆成拳头大一把,一把能烧个二十分钟左右,属于易耗品,所以一般情况下要省着用的。 还有一种照明工具叫火辣,把竹子削成条状,砸烂编成长绳,编好后也是浸水里几个月再晒干,点燃后没有明火,类似香烟,只有红红的一点光,主要用来赶夜路,当时的人视力好,一点点亮光就够了。 我虽然是70后,我小时候村里还有不少人用竹火把和火辣,毕竟不用花钱,到80年代中期才慢慢消失。 我小时候就不知道啥叫夜生活,下午五点吃晚返,吃完就洗澡,八点前必须上床睡觉。 但大人不一样,当时有一种重要的夜生活叫纳凉,夏秋的晚上,全村老少一人一把扇子,村里的水井旁,小桥边,村大队门前…十里八乡鸡毛蒜皮全无死角,任何一家事无大小,全聊个通透,连外嫁的女儿一家的事都能聊个明明白白。 直到后来有电视了,村民的夜生活也变成了看电视… 村民睡觉时间也变得越来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