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报道:夏天一到,天气预报中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绝对是高频词,堪称酷暑的“罪魁祸首”。“副高”像个巨大的“热力锅盖”罩在头顶。下沉气流“施压”,空气被强烈增温。风儿集体“躺平”,内部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一丝风都成了“稀客”;太阳“火力全开”,没云遮挡,没风搅扰,阳光如同开启“直射模式”,毫无保留地烘烤大地。所以,被副高控制的地方,主打一个“晴空万里+热浪滚滚”。
7月1日,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预计未来几天,受副高西伸加强影响,江西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高温中暑气象风险等级逐步升高,其中7月5日至6日,部分地区风险等级较高。
副热带高压,又称亚热带高压或副热带高气压,也叫作副热带高压脊,气象学名词,是指活跃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脊,分布于南北纬30°左右,是一股经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温暖气团。它的位置以及内里气流的流向可以影响到热带气旋的生成和走向。副热带高压所控制的地区往往会有干燥、少雨的炎热天气,是各地夏季高温热浪的其中一个主要导因。
副热带高压所笼罩的地带称为“副热带无风带”或“马纬度无风带”。每逢南北太平洋的夏季,即北半球的5月至8月,南半球的12月至2月。初时副热带高压一般会呈东西走向,其后会转为南北走向。
副热带高压在秋季转弱后,其温暖气流令原先被高压区覆盖的水域水温增加,使海面气压下沉而容易产生热带气旋。特别在北半球的9月和10月,热带气旋会在高水温的太平洋产生。所以,秋季是热带气旋最常发生的季节,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夏季热带气旋的生成数量反而不及秋季。
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气候一般是高温,且层结稳定,对流很不旺盛,所以降水较少。副热带高压的西部层结比较不稳定,东部相对稳定。所以副热带高压西部降水稍多,东部降水就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