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参谋带着2个伤员打游击,3人仅仅只有1支枪,谁知短短4年,这个参谋,就把队伍壮大了百倍,4年时间就扩充了800余人! “国民党悬赏两千大洋买我人头,可老子偏要活到新中国成立那天!”皖南山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绝望,茂林的山谷里,新四军将士的鲜血尚未干涸,七千英魂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屠刀下陨灭。 当突围的80多名幸存者蜷缩在泾县石井坑的山洞啃草根时,一个决定悄然改变历史:多数人渡江北上,只留三人坚守皖南。参谋刘奎接过一杆枪、七块银元和两名伤员,没人想到这支“残兵”竟在四年后让敌人闻风丧胆地喊出——“打不死的刘奎来了!” “有我刘奎在,皖南的烽火绝不熄灭!”当时国民党军疯狂搜捕新四军余部,见人就抓,捉住便刑讯逼供;村庄被洗劫,鸡犬不留。刘奎带着伤员昼伏夜出,潜伏在农户家中,群众的帮助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 当时国民党强迫一位乡医当保长,要求为他们办事,然而这位乡医表面上应付差事,暗地里一直为游击队送药传信。在百姓的掩护下,刘奎联合起8名走散的战士,用锄头和柴刀把自己一行人武装起来,成立了“黄山游击队”。 没有武器怎么办?很简单,敌人那里有的是! 刘奎盯上了平日里欺压百姓的乡兵,敌人人数不多,但武器却还算充裕,十几人足足有二十多杆枪。他带人伏击押送壮丁的乡兵,剥下军服让队员假扮敌兵,大摇大摆走进敌人据点。正在酣睡的乡兵还没摸到枪就被缴械,20多支步枪瞬间易主。 国民党悬赏2000银元买刘奎人头,却一次次见证他“死而复生”的奇迹:1942年铜陵遇袭,他为了掩护战友而被子弹击中,在没有医生没有药品的情况下,他让理发匠用剃头刀硬生生剜出了子弹。 刘奎的队伍白天帮老乡砍柴挑炭,与百姓一同生活;夜晚则找机会突袭敌营,缴获的粮食布匹全部分给贫户。而这种“鱼水相依”的做法让游击队滚雪球般壮大,直至扩充到八百多人。 三个伤员加一条枪能演变成为一支雄师般的队伍,正是因为每拔掉一个敌人的据点就烧毁地主地契,每攻下一个乡镇便开仓济贫。从三人一枪到上千人的部队,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刘奎诠释了战争的本质——真正的力量源于为人民的利益而战。 1979年,身体情况日渐下滑的刘奎在合肥不幸逝世,虽然他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一直不曾放弃的土地,但他所教会大家的道理却铭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当一支队伍始终与百姓站在一起,就算只剩三人一枪,也能在绝境中点燃燎原之火。 信息来源: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