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种强烈的预感。
刘强东接下来要开挂了,
当其他互联网大佬忙着“退休”或“周游世界”,刘强东却穿着京东工服,每月雷打不动送一天快递——这画面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看似低调,实则藏着翻云覆雨的底气。从江苏农村走出的“宿迁狠人”,正用一场“反套路”的逆袭,给中国商界上了一课。
别人家老板在财报电话会上“画饼”,他凌晨三点突袭仓库,发现问题直接在微信群开骂;别人家电商靠外包甩包袱,他给26万蓝领兄弟全员缴足社保,连央视都拿15分钟专题片点赞。这种“接地气”的狠劲,背后是京东的生存哲学:把一线员工当家人,把客户体验当命根子。当其他平台琢磨“大数据杀熟”时,京东悄悄把价保周期拉到30天——这不是慈善,是算明白了长期主义的账。
但别以为老刘只会打感情牌。京东每年200亿研发投入,自研仓储机器人比亚马逊早半年量产;亚洲一号仓库里1000台AGV机器人同时调度,误差率0.001%,这哪是送快递?分明是在用科技重构零售业的底层逻辑。下沉市场的暴涨600%订单量、工业品拿下中石化200亿大单、AI养猪系统……这些布局藏着刘强东的野心:从零售巨头转型产业互联网的“隐形冠军”。
更耐人寻味的是国资委官网那句“中国需要更多刘强东式的毛细血管企业家”。疫情三年,京东物流第一个冲进武汉疫区,3000快递员在上海静默期打地铺保供——这些穿红色工服的汉子,哪个不是老刘手把手带出来的“铁军”?当其他企业算计着短期利润,京东却在用十年时间铺一张覆盖全国的“毛细血管”网络。
有人说刘强东“太土”,可正是这种“土”劲,让他在互联网寒冬里活成了例外。当其他大佬躺平,他却带着团队死磕技术、死磕服务、死磕下沉市场。这场“开挂”式的逆袭,或许才刚刚开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