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登基当天,大将刘宗敏当众叫板:“都是草寇出身,凭啥要我跪你?”两人曾是生死兄弟,却因权力反目。刘宗敏手握重兵,不服管束,东征北京时只顾享乐。最终,清军入关,大顺王朝昙花一现。
刘宗敏出身贫苦农家,父亲因官府苛收杂税自缢,母亲在饥寒交迫中去世,舅父将他领回家中养活。从小就对明朝深恶痛绝的刘宗敏,十几岁时练得一身腱子肉。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后,刘宗敏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刘宗敏真正佩服李自成的原因是他敢杀贪官,从贪官家中抄没的财产分给了贫苦百姓。李自成小时候因家中生活困难,出家当过小和尚。父母去世后,他欠下债务,被官府抓起来严刑拷打,幸得穷兄弟的帮助才活下来。李自成决定起义,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跟随他,对明朝不满的人多到足够颠覆这天下了。
起义部队威力猛,明朝地方部队无抵抗能力,起义军一路北上,刘宗敏立下不少功劳。李自成很珍惜他的才华,将他调到身边任职。刘宗敏感激李自成的赏识,打仗更加卖力。李自成当上闯王时,刘宗敏已是身边最得力的大将,两人关系极好。
然而,李自成的军队很快遇到阻力,明朝中央军出面阻拦,起义军吃了败仗。李自成大败后仅剩十八人,刘宗敏安慰他不要放弃,帮他重新招兵买马。为了证明决心,刘宗敏甚至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誓死与李自成共存亡。
后来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登基当天,文武百官都跪地俯首,唯独刘宗敏不肯跪下。李自成怒目瞪他,他才稍微弯了下膝盖。刘宗敏对这种地位上的差距十分不满,心想:“这天下是我等用血汗换来的,难道真的要为他拼死效命吗?”他和李自成确实是战场上的生死兄弟,但如今大权在手,他不甘心低人一头。
李自成身边的大臣中,刘宗敏最特殊。他从不行礼下跪,想进宫殿就进。和李自成谈事时,他从不站立或坐低一点的椅子,一定要平起平坐。有了实权后,刘宗敏忘记初心,当初最痛恨的人,如今他就是那样的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统治手段简单,不服就大开杀戒。享受权力后,他连仗都不想打,只想守住小地方肆意潇洒,连李自成的话都不听了。
刘宗敏和李自成有很大差别。李自成读过书,想建立真正的王权;刘宗敏却想及时行乐,只想把小时候吃过的苦全部享受回来。内部决裂让大顺王朝迅速衰败,吴三桂和多尔衮联手将其消灭。刘宗敏刚享受没几天,就成了生前最后的快乐。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权力的诱惑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初心。刘宗敏和李自成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悲剧,更是对权力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