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早饭时想# 【集中吹捧蔡澜透着老油渣的没文化】 这个题目本不想说了,他这个人没资格让我多关注。我只是关注文化现象,感叹我们这一代人,没文化的真是很多。我生于60年代,所谓我们这一代人就是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我深深的感叹,总体来说这一代人没有什么文化。 说到蔡澜不说他拍三级片,逼迫未成年少女拍色情影片,一个人一生干过一次这样不要脸的事情,任何参与吹捧这样的人,我都认为是人渣。 至于说他活得通透,无非是挣了些钱,他无儿无女,和他一样年纪的人,那时候谁是无儿无女?那时候有不生孩子的气氛吗?所谓无儿无女,不就是乱搞把身体搞坏了,生不了孩子?这是个正常的人,可以一眼看穿的,却被包装出一个所谓活的通透。 对于美食写作,我是极为了解的,当代中国人写美食,有人能超过汪曾祺的吗?在汪曾祺的笔下,食物充满了人性,食物充满着灵性,达到了至高的境界。蔡澜不过是一个探店写软文的,他对美食、文化传承、人文精神,对食物的感悟,对中华美食的变化,什么时候有过精深的研究?关于美食的理解,充满着铜臭,吹捧日本的食物,贬低中国的火锅,一件事情就是谁出了钱就吹,敢贬低火锅,也能被称为美食家? 再看看他授权的那些挂着他名字的品牌,除了贵,有把菜做的好吃的吗?用商业炒作,一群人相互吹捧,发点水一样的文章,包装出来这么个人。然后小文人们借着这样的名头,贴上去相互吹捧,沾占光,自觉也混入了高大上文化圈。 中华美食的精髓,在于博大国土,丰富的物产,平民的创造,每一个地方,都把普通的物产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将美食和气候,和文化结合起来,真正的中华美食,都是在苍蝇馆子中间,都是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都是最普通的食材,被创造出神奇的味觉。所以汪曾祺有《人间草木》《人间滋味》。蔡澜所谓的美食,是贵才叫美食吧? 说实话,蔡澜去世了,他也想悄悄的去了,我本不该说点什么。只是这个社会,那一众老文人们,扑上来附庸风雅,把旧香港陈腐的臭气,搅的熏天,让我不觉又想说几句。 蔡澜无论是做人,还是文化,都代表着陈腐旧香港的丑,逼迫未成年女孩去拍三级片这是什么文化?用金钱炒作,包装出所谓文化名人,有什么作品是我们今天一说就可以像汪曾祺一样提起的吗?我们通过他的作品对于美食文化有了深刻理解吗?用这种包装挂一个品牌,去吃过的人都会觉得贵而不好吃。这就是过度的商业包装。 商业包装作为一种现象,它要存在也没有办法,我最看不上的是,一众文人冲上去,装作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好像也能够理解美食文化了,多花钱就叫有文化了吗? 关注过我社交媒体人都知道,我特别喜欢年轻的一代,对同样年纪的老油渣们,常常是不屑一顾,道理并不复杂,我们是穷过,曾经是很艰难,但是总要有点骨气。蔡澜这种,拍三级片起家,靠钱来做商业包装的人,一群人跟在后面吹捧,有点钱,你马上就跪下了,有钱就能成为文化人,成为美食家。女孩子被他搂了,被他摸了,还觉得很特别。这叫文化?这就是贱。 真要喜欢美食,喜欢中华文化,去读一读汪曾祺的书,他是没有蔡澜有钱,但是绝对比蔡澜有人性,也比蔡澜有文化。 蔡澜已去世,很快大家就会把他忘记了。但是我们的社会要知道辨别,真正的文化,不是用钱来包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正的人文,是对自然和人性的尊重,一个不知道尊重女性,连火锅都不理解的人,哪能理解美食和文化? 汪曾祺就是一个真正的自然美景,蔡澜不过是旁边造了一个假古城。以为那个假古城,就是文化,你就是没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