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第一列轨道检测车顺利通过沧州西站6轨道,历时近120天的沧州西站旅客地道接长工程顺利完工,沧州西站6轨道重新开通。该工程向西接长京沪高铁两条既有旅客地道,完工后,为连通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沧州西站旅客地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沧州西站旅客地道接长工程是连接京沪高铁和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沧州西站旅客地道的重要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需要将位于沧州西站最西边的6轨道断开,待接长工程完工后再将轨道接通。
施工中,中铁六局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站前四标工程项目部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做好防护工程,在运用人工挖孔桩的同时,采用钢护筒防坍塌,并实时进行沉降监测,确保轨面沉降小于等于2毫米。
桁架是一种制成横梁结构。施工需要侵入运行中铁路线路的限界,吊装单重达35.8吨的桁架,难度很大。为此,施工人员利用没有列车运行的“天窗点”,对相关区域进行封锁,启用100吨汽车吊配合作业,从吊装至就位全程控制在240分钟以内。同时,对桁架节点、雨棚柱、基坑周边设置24处自动化监测点,确保既有雨棚柱位移小于等于6毫米,施工全过程零预警。
面对施工时现场交叉作业的复杂情况,项目部工作人员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预演施工路径,规避设备碰撞风险。
中国铁路北京局调度所精准批复数十条施工“天窗点”,车务段动态调整列车运行间隙,工务段施工过程全程监护,电务段实时检测信号电缆安全,实现施工期间设备零损伤……多站段协调配合为项目顺利完工创造了有利条件。(沧州日报记者胡学敏通讯员朱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