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秦、赵 的长平之战有个天大的bug! 如果赵孝成王不换掉廉颇,长平之战的结局,一

秦、赵 的长平之战有个天大的bug! 如果赵孝成王不换掉廉颇,长平之战的结局,一定是秦国由于粮草补给而退兵。正式因为赵括的孤军冒进,才导致战争的失败。 然而就在长平之战的前二十年,赵括也曾用跟廉颇同样的方法打赢了 齐、赵 的麦丘之战。 试问:同一个人,十几二十岁的时候,都懂得的道理,经历了二十年的成长,把道理全都忘了!!!

评论列表

三生三世枕上书
三生三世枕上书 104
2025-05-21 18:31
破釜沉舟和以卵击石区别就在输赢罢了。赵括输了是一定的了,廉颇能赢还肯定?廉颇都不敢说吧

姬丹 回复 07-21 07:20
廉颇残兵大破秦军,魏无忌为首的三十万联军,那还不把秦赵一起解决了!难道等这虎狼之国恢复,一个个收拾自己吗?

凡客 回复 姬丹 07-21 10:23
你<姬丹>用法术变的三十万大军?以盟军中人数最多的魏军为例,仅有八万,赵军死了45万,估计能拼凑个3万左右野战军就了不起了。楚军的后勤长达2000里,能有5万算顶天了。

学海无涯
学海无涯 81
2025-05-21 17:45
我支持你前半句,最想决战的是秦国,秦害怕廉颇坚守,才放谣言于赵,要说赵武灵王的后代也是奇芭,敌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后来逼走廉颇又逼死李牧[墨镜]

918 回复 06-30 18:40
这仗跟赵吾灵王有什么关系

木子 回复 06-28 22:13
国运之战,秦已经全力,征召15岁以上男子参战。长平之战持续3年,赵国坚持也很困难了

种菜养家
种菜养家 57
2025-05-21 10:51
麦丘之战,赵攻齐守,能兕更好,不能胜亦可从容退走,而且赵括只是参谋,主将是他的牛爹。而长平之战,秦攻赵守,赵括急功冒进,致全军覆没。 赵括并非完全没有指挥能力的菜鸟。他的菜,是与廉颇之辈相比。

145088 回复 07-20 20:17
不光这样,他爹和他妈都说他把战争说的头头是道,却不关心士兵,或许他看来士兵只是没有感情的工具,所以只能做参谋不能当主帅

西格玛 回复 06-27 07:41
应该是韩国送的。

用户10xxx78
用户10xxx78 48
2025-05-15 21:40
就没想过是因为国力不济所以赵王希望速战速决才换的帅

凡客 回复 06-04 12:02
10xxx78说了<就没想过是因为国力不济所以赵王希望速战速决才换的帅>,我本人支持他这种求实的历史观。<论语>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可惜浪费了。你把粮食当國力的观点没问题,但把粮食当赵國失败原因这有很大问题。古代没高速路,赵国本来粮食产量就高,新得的长平也是粮食产区。就近补粮,比要翻越崇山峻岭的秦军要好很多。无论理论上还是历史现实上秦军都更缺粮。也透发反间计的原因。<论语>你个历史发明家能发明出秦军粮更多的观点,麻烦拿出足以推翻<史记>的证据,别吱吱歪歪地攻击别人否定教材或历史发明家。

论语 回复 凡客 06-04 13:56
去教育部杠,对我说没用

我的名字有个王
我的名字有个王 39
2025-05-21 08:53
就这水平就别出来了,赵国就是因为拖不起了,才急需速战速决,谁知道用错人了,导致全军覆没,还秦军撤退,要是耗下去,觉得赵军后勤供应不上导致溃败

psllin 回复 06-26 11:54
全军覆没已经是最差的结局了吧?我想不到打仗还有比全军覆没更严重的

zu 回复 psllin 07-01 18:17
还有全国崩溃

微風中的雨
微風中的雨 25
2025-05-21 17:20
赵孝成王撤换廉颇是想决战,赵括上任是带着十几万援军来的,说明赵王是想在战场击垮秦军的

微風中的雨 回复 iscking 06-14 09:46
按廉颇的战术,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还能收获半个长平,秦国反而徒耗国力。赵孝成王居然还增兵十几万,想借机一举击败秦国,结果葬送了四十五万赵军。战场秦军多于赵军,秦国也必须决战,否则也受不了啦 记住,永远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最差选项

iscking 回复 06-14 04:39
长平就是个诱饵,赵国咬了就只好等着被放血了。完全是战略上的严重短视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19
2025-05-15 21:22
bug个屁,少看点乱七八糟的网文,没有任何记载赵括参与麦丘之战。
体育老师
体育老师 16
2025-05-21 14:57
你就没想过是赵国实在扛不下去了才换的赵括吗?你连赵国为啥换主帅都不明白还搁这叭叭叭呢?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15
2025-05-16 22:18
赵括参与麦丘之战,和赵国缺粮才换帅,都是现代不懂装懂键盘侠的意淫!长平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说过赵括的好话。
用户11xxx01
用户11xxx01 15
2025-05-21 17:53
秦国补给线长,消耗大
东方明月
东方明月 14
2025-05-21 20:34
添油战术是大国的手段,不是中等国家赵国可以运用的,如果赵王英明,不应把目光放在上党,应该派赵括从其它区域攻击秦地,同时,许利匈奴让其攻秦北,败秦只是时间而己。

用户96xxx64 回复 07-12 02:23
连六国都贿赂不了,何况是天天跟你干架的匈奴?你贿赂加拿大打美国试试?

用户96xxx64 回复 07-02 11:50
战国时期,即便是中山都能吊打匈奴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13
2025-05-21 20:19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赵国也面临很大压力!所以才想决战。考虑到这算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一战,赵国的做法错了。不能胜,也决不能惨败。
shiki
shiki 13
2025-05-21 22:12
打仗拼的就是国力,秦国当时是走的水路运粮,压力比赵国少多了,而且秦国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赵国打仗还得防止其他国家事后偷袭(燕国确实偷袭,只不过被打回去了),而秦国则顾虑要少很多,综上,长平之战赵国基本上必败,只不过赵括当主帅败得特别惨,直接送了四十万人头

凡客 回复 06-05 14:43
打仗拼的就是国力,没错,秦国运跟有一段<逆水行舟>的水路没错。其他shiki全讲错了。赵国只有百里山路(太行山)。秦国为秦军的长平前线筹粮,不可能只走水路,拖到冬天更难,黄河结冰。从水路的终点到长平有二百里山路,其中一百多里是崎岖不平的太岳山地区。从水路起点咸阳到汉中粮区要翻过让孔明丞相都头疼的秦岭,从蜀地到汉中,要翻过大巴山,要过萌葭关和剑阁,都是山路。

才华大道
才华大道 12
2025-05-21 17:06
真正的Bug是赵王,能让一个毛头小子来指挥一场国运之战,实在无法理喻!
用户12xxx97
用户12xxx97 12
2025-05-21 10:40
赵括麦丘之战出自哪篇小说?没有查到任何出处!
亂世ャ无双
亂世ャ无双 12
2025-05-21 17:41
大哥,你是不是搞错了?当时是赵国没粮草了,不是秦国,赵国去借粮草,其他国家根本不肯借,赵王才催促赵括速战速决的。

凡客 回复 06-06 15:13
现在网上众口一词赵国用赵括换廉颇是因为赵国缺粮,犹太人的颜色革命思想改造太厉害了。①赵国缺粮不是事实,秦國前线缺粮是事实,史书上赵国压根不缺粮,不能生造一个虚假的赵军缺粮来诬蔑廉颇洗白赵主赵丹。②史记赵国借粮在秦史赵史<白起传><廉颇传>都没,见诸<田仲完世家>的(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表面看,网友看法是对的。实际上大错。这段句后面的都是司马迁加上去的,关键是这王建立六年是那一年?当时的齐王为田建,王建立六年刚好是田建当上齐王的第六个甲子年(从上任齐王死后当年算起)。父亲齐襄王死于公元前265年,减六年为前259年。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赵军
赵军 11
2025-05-21 14:05
当时赵括是青年将领,20年前还是小孩子吧。
Mickey
Mickey 9
2025-05-22 00:50
就是因为大领导不满意廉颇的作战,谁来都一样。你还敢跟老板叫板不成?

喵帕斯本斯 回复 05-31 08:32
为啥不能?春秋战国的卿大夫又没接受过奴隶教育。

手游阿柒
手游阿柒 8
2025-05-23 13:40
我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不是这种沙币营销号真的骗傻子这么简单?麦丘之战是赵括他爹赵奢打的!麦丘之战是赵括他爹赵奢打的!麦丘之战是赵括他爹赵奢打的!太蠢了我真的笑死了[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老马迷途
老马迷途 7
2025-05-21 19:15
小朋友,正是因为赵国耗不起才这么操作赌一把的!打仗其实打的是国力!
用户56xxx25
用户56xxx25 7
2025-05-21 19:31
笑死了
凡客
凡客 7
2025-06-05 13:01
现在网上众口一词赵国用赵括换廉颇是因为赵国缺粮,犹太人的颜色革命思想改造太厉害了。①赵国缺粮不是事实,秦國前线缺粮是事实,史书上赵国压根不缺粮,不能生造一个虚假的赵军缺粮来诬蔑廉颇洗白赵主赵丹。②史记赵国借粮在秦史赵史<白起传><廉颇传>都没,见诸<田仲完世家>的(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表面看,网友看法是对的。实际上大错。这段句后面的都是司马迁加上去的,关键是这王建立六年是那一年?当时的齐王为田建,王建立六年刚好是田建当上齐王的第六个甲子年(从上任齐王死后当年算起)。父亲齐襄王死于公元前265年,减六年为前249年。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凡客 回复 06-28 09:46
你可以查史书,汉代发明纸,史书很全的,有班家史书,也有司马家史书,每逢地震都有记录,不存在一个史书上没记录而你们这些21世纪历史发明家又知道的地震令汉水改道的大地震。[得瑟]

凡客 回复 06-28 09:51
你知道古代运粮和现代运粮的损耗差别吗?打个比方,你家有谷千吨,让你用背篓背到漠河救助缺粮的亲人,你能做到吗?恐怕人要饿死在一半路上。

紫枫
紫枫 7
2025-06-19 14:35
麦秋之战是他老爹赵奢打的吧,赵扩顶多露露脸。而且麦秋之战齐国刚刚复国,虚胖的很。
不烦
不烦 6
2025-05-21 17:28
没什么文化就不要出来叫了
倚天照海
倚天照海 6
2025-05-24 12:24
麦丘之战是赵奢打的吧???。。。??
不好起名字
不好起名字 6
2025-05-23 09:32
什么蠢人都敢说历史了?麦丘之战是赵奢打的,您敢给安到赵括头上?
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 6
2025-06-02 12:02
廉颇最后是逃亡了,可见廉颇没古人想象中那么忠于赵国;其实主要问题是赵王坚持不下去了,而赵括又恰恰是主战的,结果换上去了出击没打赢而已,要是打赢了后人又是另一种说法,所以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赵括即使失败了,还是对秦造成了巨大损失。

凡客 回复 06-08 11:04
赵括也没造成秦兵什么损失,除了送上40万大军的粮食外,还有40万寡妇,秦兵没死几个,不足一校,连王陵折损了五校都有记录,廉颇折四尉一将,都有记录。

种花的兔子
种花的兔子 5
2025-05-21 19:40
事后诸葛亮,事前……
用户15xxx60
用户15xxx60 5
2025-05-21 13:57
当时赵也吃力
尘缘
尘缘 5
2025-06-27 21:18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还能打邯郸之战,就说明什么赵国缺粮必败纯属扯淡。一将无能败坏三军,连赵括的母亲都对赵括没信心,倒是键盘侠们还一个劲洗白赵括
用户13xxx93
用户13xxx93 5
2025-05-28 16:42
那是因为赵王要求出战,廉颇不肯,才换成赵括的,赵括不过是被逼出战而已。

空山云雨 回复 07-13 08:31
廉颇知攻是输,守才是正确!后面去攻不是全军覆没!

神柒
神柒 4
2025-05-21 17:25
这四十万赵军给李牧就好了

凡客 回复 06-07 12:32
<雾羽>你不要迷信过去西方主导的历史书,首先要相信人类科学。我举的大汶口傅家遗址(前4750),是有最新最先进的父系、母系DNA测序手段的考古,墓地为一南一北两大母氏家族,同一母系家族有不同的男性DNA成员(常染色体相同)。说明一万前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不成立,退一万步,在东夷这个文明圈不成立,而东夷是华夏最早进入父系的,代表性王朝就是商朝。

雾羽 回复 06-07 20:24
你又瞎扯别的了?你是不是还要说 回 字,有八种写法啊?

成住坏空
成住坏空 4
2025-05-21 20:44
二十年前赵括,我想知道赵括牺牲时候多大
改名只许可中英文和数字组合1a
改名只许可中英文和数字组合1a 4
2025-05-25 12:11
而出土简中说赵连年大旱,赵断粮了,赵括是没办法才孤注一掷的。打赢了吃秦军粮,打败了就省粮了。[跪了][跪了][跪了][跪了]
周威力
周威力 4
2025-05-28 19:23
双方已经倾国之力打了几年了,赵先顶不住,选择的是全军出击,输了至少后方的人有粮食可以活下来了,如果继续僵持,赵继续送粮食到前线,估计死的赵人就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万了。
神经刀
神经刀 4
2025-06-25 18:54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逼着赵括主动出击。[doge]
用户53xxx85
用户53xxx85 4
2025-05-22 09:42
当时,两国都因粮草补给困难而陷入两难。首先沉不住气的是赵国,赵括就是带着主动出击的任务前来。再加上秦国封锁了白起接替主帅的消息,大战的胜利天平当然倾向了秦国!
用户13xxx06
用户13xxx06 4
2025-05-24 17:10
秦不仅国力碾压赵国,基建水平也碾压赵国,往长平运粮甚至比赵国运输成本更低。耗不起的是赵国。廉颇的战术就是等死,所以秦国喜闻乐见都懒得派名将坐镇。赵括走马上任带来了赵国渴望的转机∶秦军兵力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包围,赵军向任何方向突击都能形成局部优势,秦战线摊的太大补给困难。如果没有秦王河内郡“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的all in式动员,败的就是白起了。只能说赵括低估了秦国的战争潜力,以为秦国拿出全部家底时秦国又曾兵20+%。而赵国却真的山穷水尽不法匹配秦国的“上强度”了。从战后白起对赵括的评价,赵括未必不如白起,肯定碾压廉颇,比后来的李牧之前的吴起没法定论,但战国前四毫无疑问。至于廉颇,战国前10肯定排不上。
佐笾的芯藏
佐笾的芯藏 4
2025-05-25 20:08
麦丘之战不是赵奢打的吗?没有史料支持赵括对此战有贡献吧,赵括献策不过是yy而已,赵奢的水平还需要黄口小儿献策吗?顶多是考校下儿子,根本两码事
用户50xxx93
用户50xxx93 4
2025-05-25 19:52
历史上大部分看起来愚蠢的选择归根结底是你没得选 比如隋朝李密随杨玄感造反 谏言打长安占据关中 结果杨玄感没听打洛阳 兵败身死 轮到他成了瓦岗之主 他也没去打长安 而是死磕洛阳 和王世充两败俱伤。

凡客 回复 06-06 15:21
杨玄感的手下都不出力

鳌少保
鳌少保 4
2025-06-09 02:12
你这逻辑才是大bug 赵国敢拼到秦国粮草不足撤军那么周边国家会让赵国知道什么是残忍 赵国是一定要有粮草储备放着其他国家的 而且赵括也不是冒进 是赵王几次三番催促出兵让赵括不得不出兵 秦军主帅都被杀败的情况下赵括选择攻关有什么错吗 信息差就在这后边都知道白起到了王纥生死已经无关紧要 赵括那里王纥就是秦军主帅我杀败了他顺势进攻有什么毛病么
零下一度
零下一度 4
2025-06-12 03:03
很多人不明白,秦国和赵国面对长平之战,都做了什么?秦国是举国之力,朝堂民间上下一心,秦王更是直接组织后勤!外交上更是舍得砸钱,舍得放弃其他利益!而赵国,外交失利,外交使团买粮无功而返!朝堂上,奸臣当道,为了省钱,只想速战速决,犯了军事冒险主义,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减少开销,临阵换将。也就是舍不得花心思筹措钱粮,只想速胜。所以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根本就不是战场,而是朝堂,战争的失败是朝堂的失败而不是军事上的失败,军事的失败只是结果!换成廉颇最后也是失败,因为最后最先没粮还是赵国,没有后勤,军心必定动摇!失败是必然的!
飞沙
飞沙 4
2025-07-03 01:45
如果是廉颇就是败也不至于像赵括惨败。
bhml001
bhml001 3
2025-05-21 21:30
老板要打决战,上一个不听话的被撤了,你去了能不打?
王的戒指
王的戒指 3
2025-05-22 13:13
赵王才是内奸[呲牙笑]
够花就行
够花就行 3
2025-05-22 12:52
长平之战赵括才30岁,你说他10岁就指挥军队打赢麦丘之战[抠鼻]
做你该做的!uuui 家ui
做你该做的!uuui 家ui 3
2025-05-22 09:51
这一战如果赵括败了,能做到战略撤退也行,可惜把精锐扔那了
Simmer
Simmer 3
2025-05-22 15:09
郭开才是最牛的那一位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3
2025-05-23 06:19
三十年前赵括打赢了麦丘之战?第一,二十年前赵括多大了?
刘利江Rivers
刘利江Rivers 3
2025-05-24 20:07
当时赵国已经倾尽全力了 撑不下去了只能拼死一搏
Soul
Soul 3
2025-05-25 16:32
长平之战是赵括第一次领兵打仗,他还能指挥20年前的赵齐大战?还有,长平之战换帅,主要就是赵没做好外交,自己后勤跟不上了
萧若无
萧若无 3
2025-05-28 18:54
你这是看的哪的历史啊,问题是赵国没有粮食了啊
凡客
凡客 3
2025-06-07 11:23
<雾羽>你就不要以父系时代到民国的陈腐观念来解读古文字和华夏文化,据考古石峁遗址(前4200~3900),陶寺遗址(前4300~3900),二里头遗址(前3800~3500)的断代,分别是共工氏(鲧禹先祖)、尧舜(唐虞朝)、夏少康(夏朝)的遗址。所以<后>被<黄、王、帝、皇、皇帝>所取代是母系→父系历史进化的标志。铁证如下研究团队基于高分辨率古DNA亲缘关系鉴定技术,综合考古学、人类学、稳定同位素以及碳十四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山东东营广饶傅家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为基础,首次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关键区域,实证确认了4750年前大汶口文化两个母系氏族构成的村落组织。(墓地下葬时间跨度长达250年) 6月5日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宁超在与媒体见面时候提到,这项研究成果首次确认了母系社会在史前是存在的,山东广饶傅家母系社会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最早的母系社会。 研究共提取了傅家遗址60例个体。宁超介绍,基于古DNA鸟枪法测序以及捕获富集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获取了来自北区墓葬的14例个体和南区墓葬的46例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样本总量达到60例。
汉末长歌
汉末长歌 3
2025-06-10 15:38
网友眼里的战争:几十万人在广袤的戈壁沙漠里好不容易选出的空地对峙。实际的战争:秦赵双方构筑了包括长城、堡垒、地道在内三百多平方公里的筑垒地域,历经2000年风雨,都让考古人员心惊胆战。
墨隐
墨隐 3
2025-06-13 11:47
最起码赵括没有当逃兵,身先士卒战死沙场。虽然战败了,就这一点,应该给与最起码的尊重。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3
2025-06-14 12:54
哪本史料记载赵括参加了麦丘之战?
追星赶月
追星赶月 3
2025-05-22 16:34
长平之战不是单单一场两支军队的战争,更是一场秦赵两国全方位的战争,除了战场上的军队,还有政治、外交、谋略等全方位对抗,这个更能凸现白起在战国时期远超其他统帅的能力。
Chineselong
Chineselong 3
2025-05-22 13:05
没有经济支持的战争,你说结果会怎么样?双方几十万大军对峙,一天的柴米油盐要多少钱?赵王不是不知道应该怎么打,而是前线要的钱粮他拿不出来了。秦王急,也是因为太烧钱,但是秦王还能拿出来,只是想少烧点钱粮。赵王是真心拿不出来了,不然都坚持几年了,干嘛冒险?赵括是冒险家,他想赌一把,万一不败,一战封神,但是却落实了白起战神的封号。

凡客 回复 06-06 15:18
40万赵军的军粮够军粮告急的秦军吃几个月了。

我的世界 回复 05-29 09:25
那是赢了赵括得了赵国的物资才有实力打邯郸,还打不过,输了个底掉

ylh
ylh 3
2025-05-22 08:53
就没想想是不是因为国内情况和外部环境逼着赵国拖不起了这个可能性吗。当时赵国国内可以调动的青壮几乎都上了长平战场,经济生产能力大打折扣粮草淄重补给艰难,山东其他几国坐视两虎相争,燕国更是做着趁火打劫的打算。赵孝成王其实已经快提供不了前线对峙的物资了,在耗下去一样是死局,主动出击反而还有死中求胜的可能,可惜赌输了而已。

ylh 回复 空山云雨 07-13 09:15
上党郡或者说长平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西部边缘地区,这地方要被秦拿去的话那三晋就彻底被动了,看看占据青藏高原的吐蕃对战大唐就知道了,高打低啊战略主动权就在高的那边,三晋对秦本来国力就比不过,地利一丢就更完蛋了。只要还有点气性的领导人怎么遭都得搏一搏。

空山云雨 回复 07-13 08:35
让出长平,退回赵国才是唯一出路,总比去攻全军覆没强吧!

tb77069896
tb77069896 3
2025-05-22 11:51
看把一个一个能耐的,都是人云亦云,各自站队而已,,很简单,能把赵国拖垮,干嘛不要脸的想方设法要把廉颇搞下课?坐等赵国没米了不好吗?还特意去给赵国支招,我们怕死了赵括赵将军,,他来了我们秦国一定输,,,呵呵,
用户16xxx39
用户16xxx39 3
2025-05-25 12:00
历史没有如果,如果不是秦王听信谗言白起一鼓作气直接灭了赵国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3
2025-05-23 20:49
其实赵王让廉颇守下去,秦军必退。现在有很多人想为赵括翻案,都是些想标新立异的键盘侠。长平之战赵国确实粮草告急,但并没有到溃败的程度,秦军粮草也没有好到能胜利。而赵王就跟键盘侠觉得魏延子午谷策是神策一样,搏一博单车变摩托,这一搏把家底都赔进去了。证据就是秦军跟廉颇对战一直不用白起,赵王中计马上偷偷换上白起,记住是偷偷地。打仗是有章法的,遵循章法的就算输了也不可能连退路都没有。而赵括马谡子午谷计谋都属于赌博性质,高手绝对不会使用

用户10xxx96 回复 数字字母人 06-13 23:01
退不能算输,因为秦国并没有因为赵军的退兵实控上党。秦国当时同样面临粮草运输问题,所以才说廉颇坚守,秦军最后必退。所以秦军想决一死战,至于白起早在廉颇为将时就在军中还是偷偷换将影响不大,廉颇根本不会出击,那谁愿意出击,答案就是赵天才。说个题外话,秦国的探子早已深入赵国,对赵国了解甚多,而大赵对秦一无所知!

数字字母人 回复 06-09 19:41
什么叫偷偷,事实是廉颇对王齿的时候就已经输了,毕竟不要忘了长平之战为啥要打,退过丹水就意味着赵失去了上党地区。你可以说廉颇诱敌深入,问题是王齿也没上当啊!那还不是输了。

人生在世
人生在世 3
2025-05-23 21:09
后人说长平之战好像都有一个固定思维就是赵王和赵国大臣都很愚蠢,所以会中秦国的离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经验丰富廉颇,实际情况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兴修水利,重视战功,以致秦国兵精粮足,而赵国地处四战之地,长年征战,无力久守,用赵括不过是倾全国之力的最后一博罢了,即使胜了秦军可以全军而退,不伤筋骨,继而卷土重来。而赵国根本经受不了几次。
俺也一样
俺也一样 3
2025-05-25 11:41
[捂脸哭]从秦国放造谣说最怕赵括和廉颇老迈控制不住屎尿来看,秦国最怕廉颇

俺也一样 回复 用户10xxx99 06-06 23:08
那秦国直接排兵布阵攻上去弄死廉颇多好啊,或者直接耗死廉颇,又是散播谣言又是收买使者[滑稽笑]咋滴看不起败军之将,就想跟纸上谈兵的赵括打?

用户10xxx99 回复 06-06 20:57
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城方死伤程度比守城方高多了,廉颇被打得节节败退,当了几年乌龟还意思吹?

hyslys
hyslys 3
2025-05-28 15:12
你这种水平的就不要讲历史了。当时是赵国后勤先跟不上了,廉颇又不敢出兵决战,赵国才换的赵括。另外长平之战前二十年,赵括应该还在吃奶。
Edward
Edward 3
2025-06-12 10:37
应该是赵国撑不住了,秦军也是临界点,唯有殊死一搏 此战秦国也是损失惨重,且多年未有同类规模的战事 赵括是个背锅侠
iscking
iscking 3
2025-06-14 04:36
秦是有可能因缺粮退兵,但赵国的经济也同样崩溃,同时赵主力军团长期孤悬在外,补给严重匮乏。赵国边上魏、齐、燕等国也不是傻子,看到秦国弹尽粮绝打不下去了,赵国同样弹尽粮绝主力军团战力不在…这种情况下的赵国也好不了。长平这地方就是钓死赵国这条鱼的诱饵,咬上了赵国怎么都完了
人间风雪客
人间风雪客 3
2025-06-16 11:16
廉颇与赵括。一个成稳持重。步步为营。一个年少气盛。狂飙突进。如果赵王要决战的话。以廉颇率领大部队正面逼进牵住秦军。以赵括率领精锐寻求战机的话。这仗还是可以打的!
丁丁猫
丁丁猫 3
2025-06-25 15:39
麦丘之战主帅是赵奢,参谋是赵括。后世的马谡作为参谋也有很多金点子。
傻得有水平
傻得有水平 3
2025-06-27 23:32
秦国是制度上的优势,再加上驰道轨道建设,补给线虽长,反而比赵国更能坚持。当时各国,几乎都只能农闲时大规模用兵,否则会影响来年,秦国却能例外。赵国耗过燕国不难,耗不过秦国啊。
bhml001
bhml001 3
2025-07-02 08:37
赵王在就输定了,秦国是针对赵王运营,在战略上就赢了,也就是赵国军队当时很强,其他国家也觉得赵太强了,故意等秦削弱下赵
孤儿任豚亖光啦
孤儿任豚亖光啦 3
2025-05-22 19:58
全是马后炮
同心
同心 2
2025-06-07 07:19
这么多说赵括能力差的,好歹人家死在冲锋的路上,己经尽了军人的天职。(不能苟且偷生,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快了
快了 2
2025-06-12 17:29
胡扯
lfxfnxd
lfxfnxd 2
2025-06-14 14:02
事实是赵国已粮草不济。
江山如画
江山如画 2
2025-06-22 01:25
当时是两国都扛不住了,最接近的情况是甲午时的中日两方……
暗黑系呆莉
暗黑系呆莉 2
2025-06-20 15:15
又是一群营销号出来的,麦丘之战,有赵括什么事。
ayzhya
ayzhya 2
2025-06-21 13:19
长平之战是个死局,赵国拖不起了
万梅山庄主人
万梅山庄主人 2
2025-06-23 12:09
这个没办法的,上面已经定了决战的策略了,如果赵括选择坚守,那轮不到他来打[doge]
用户13xxx75
用户13xxx75 2
2025-06-27 18:42
因为赵国当时就没粮了,才换赵括拼死一搏的。
king ゛
king ゛ 2
2025-06-27 13:55
秦不是齐,围城和围歼是两码事。
近朱者
近朱者 2
2025-06-28 19:13
因为赵国的国情变了,如果赵国能够耗下去,为啥要换将?说白了耗不下去了,换赵括上去就是去主动决战的,如果赵括继续坚守,赵王还会换其他人的。
用户93xxx99
用户93xxx99 2
2025-06-27 09:37
两国交兵,胜负从不局限在沙场上。
用户12xxx36
用户12xxx36 2
2025-07-18 16:08
决战对秦有利啊,但是赵国只想打退敌人,所以坚守,但是坚守也很吃力,赵也想破局,双方都有这个想法最终促成了赵括上位,赌一把大的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2
2025-05-22 14:01
其实这个长平之战很简单。就是赵括轻敌冒进被秦军分割包围。但是赵军是大兵团冒进被包围。说白了就是看单兵素质了!不怪赵括
。。。
。。。 2
2025-05-22 13:01
一定你个屁,举国之战,谁不知道重要性,稳妥肯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能守住,谁会贸然出击?当时的态势是秦强赵弱,秦国的综合国力远大于赵国,可以持续僵持下去,虽然到最后,秦国粮草肯定接济不上,但是那之前,赵国早就饿死了。赵王就是坚持不下去了才换人力图最后一搏。没有人是傻子
fighting加油
fighting加油 2
2025-05-24 09:36
没有bug,两国长平战力,硬碰硬赵国必败,所以廉颇坚守不出。非要硬碰,别说赵括,廉颇李牧也会输。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2
2025-06-08 23:44
恰恰相反,是因为赵国补给跟不上,而廉颇心知只有死守才有希望打退敌军而不愿决战,赵王才不得不换上赵括寻求决战
用户83xxx87
用户83xxx87 2
2025-06-09 19:13
秦有巴蜀,对峙下去秦惨胜,赵亡国,其余五国巴不得秦赵打生打死,赵括不错了,虽然没了四十万大军,起码拖得秦国也无力灭赵了,毕竟他对上的可是人屠
左行不辍
左行不辍 2
2025-06-12 10:14
麦丘之战是赵括他爹,赵奢打的。现在写文连百度都不用了吗?
金角大王
金角大王 2
2025-06-12 12:26
赵武灵王是怎么死的?他那些个后代不行
木子李
木子李 2
2025-06-16 18:09
长平之战拼的是国力,赵国的国力熬不过秦国,在对持下去赵国必败,只能提前决战
用户92xxx01
用户92xxx01 2
2025-06-20 16:48
谁也不知道秦国能坚持多久[微笑]
smart
smart 2
2025-06-21 23:03
持久战打的就是国力,秦国虽然是远运粮草,但秦国拥有当时最肥沃的粮食产区,巴蜀,关中,河西走廊,自商鞅变法到长平之战秦国经历四王,全面变法已经百年,国家底蕴深厚。赵国仅仅改变单兵作战能力。而且胡服骑射没多少年就进入夺位之争的内乱,国力有损,秦国在强大的国力加商鞅的二十级军功制加持下,全国成为了嗜血的战争机器。所以廉颇拖死的不是秦国,而是赵国。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2
2025-06-21 11:08
总说打仗比的是国力,国力是决定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项羽5万楚军打败40万秦军,已经亡国的楚能比大一统的秦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蒙古灭金宋、满清吞明,不都是在国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
风筝
风筝 2
2025-06-23 14:20
秦赵对峙期间,秦军进攻伤亡惨重,赵国防守粮食短缺。秦赵都有很大压力,都想尽快结束战争。战后白起说的伤亡过半,估计有20多万人,如果多数是赵括消灭的,赵括就不会冲不出秦军包围。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2
2025-06-24 20:28
赵国已经无粮再耗下去了,廉颇的策略坚守不出没错,无奈赵国国力耗尽,能怎样?
宋辉
宋辉 2
2025-06-28 14:49
韩国祸水东引,二虎竞食之顶级阳谋!对于韩来说,上党无论如何是保不住了。于赵,看似.天上掉馅饼,实则一个大陷阱,但是又不得不往里面跳。因为上党一旦到了秦国手里,邯郸将直接暴露在秦军铁蹄之下,无险可守。 所以必取。秦国劳师远征,胜利在望时被赵国摘了桃子,一旦赵国战稳脚跟则形成战略均势,必攻!从后勤上讲,上党虽然献赵,但军民必不为赵所用,去当那个炮灰。秦赵两方拼的就是后勤补给。秦的补给线略长,但是可以走水路,地形相对反而平缓一些。赵国补给得人翻越太行山脉,国力又差,补给其实更难。事实上赵己经补给不上了,主动出击也是赵王的命令。赵括主动出击,毕其攻于一役,其实也没有办法,对手是王龁,也许他也就赢了,结果面对的是千古第一杀神白起。经此一役,韩国苟活三十佘年,赵国从此一撅不振,秦国统一大业延后二三十年。

姬丹 回复 07-21 07:34
阳谋个屁!明显是韩国君臣不和!

奶茶咖啡
奶茶咖啡 2
2025-07-01 13:12
是赵国开始拖不起了,秦国底子虽然厚实,但也禁不住这么拖,更换赵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后赌一把罢了
红色铁拳
红色铁拳 2
2025-07-04 11:44
用赵括是想赢,这个有点不切实际。廉颇的策略是尽量先保证不输,拼的就是国力和补给长度,这个还是比较实际一些。当然了很多人也会说赵国自己先撑不住了,但撑不住大不了先退兵就是了,总比拿四十万大军去赌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