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看对外军事战绩,才能真正了解一个朝代、一个时期的内政情况,因为军队战斗力和政治腐败直接相关。由此出发,就会发现,真实的情况和文人写的历史有时是相反的。 比如明朝的仁宣之治和三杨内阁。 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对蒙古尚能取胜,因为在明太宗朱棣的打击之下,蒙古一蹶不振。然而朱瞻基却丢了越南,朱棣耗费二十年时间和巨大国力、将士浴血奋战而打下的越南,在朱瞻基和杨士奇等人手中,轻易就丢了。 为什么?因为越南境内有独立势力反抗,明军打不过。 为什么越南人民反抗?因为明朝派去的官员贪污腐败、暴虐无道。 官员是谁选的?那个被吹上天的三杨内阁。 为什么朱棣能打下越南,而朱瞻基却不行?因为仅仅二十年,明军就因为腐败问题而丧失战斗力。 腐败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仁宣之治开始,明仁宗、明宣宗一味相信三杨内阁,不像朱元璋、朱棣那样,通过锦衣卫和东厂来监督官僚集团。 三杨内阁是什么人?杨士奇的儿子横行乡里,为抢夺田地打死了几十人。杨荣的儿子也是家乡一霸,横行霸道,杀人夺利。杨荣本人还收受边疆将领贿赂。杨溥是个和稀泥的老官僚。 三杨内阁是文官之首,带头贪污腐败,拉帮结派,提拔亲信,官官相护,忽悠皇帝,如此上行下效,内政腐化,军队丧失战斗力,越南怎能不丢? 明宣宗朱瞻基死后,明英宗朱祁镇年幼,杨士奇继续执掌内阁,长达40年,其死后第五年,发生土木堡之变。 这一切难道不是因果关系嘛。然而,历史上,三杨内阁和仁宣之治却被吹上了天,可悲可笑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