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提出一条新规,英美强烈反对,24年后竟成国际惯例 万万没想到,国际认可的12海里领海,原来是毛主席亲自定下来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还是个半殖民地时期,沿海直接成为了帝国主义的“航道”,江河也成了列强的“内湖”,所以中国经常受到外国人欺负。 这是源于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领海宽度。 当时美、英、日等国坚持3海里的领海宽度,而还有一些国家主张采用大于3海里的领海宽度。 那么,为什么各国表现出的态度大相径庭? 这是因为一些发达国家自诩经济强大、军事力量雄厚,就认为可以肆意侵犯其他国家海域,掠夺海洋资源的一种主张。 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更弱小的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领海主权及其国土安全,就提出12海里甚至更多的想法。 尽管国民党政府时期就颁布过3海里领海制度,但最终却形同虚设,压根管不住列强的飞扬跋扈。 后来新中国成立,但海洋上依然存在外国舰船横冲直撞,外国渔船在中国海域肆意捕捞现象,压根体现不出中国的海洋主权和尊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不仅操纵联合国,拼凑了所谓的“联合国军”投入到朝鲜战场,而且还派了第7舰队开赴台湾海峡,声称帮助国民党防卫台湾,悍然干涉中国内政。 可以说这就是美国欺负中国有海无防,所以才敢大摇大摆的开着军舰到我们家门口来耀武扬威。 有鉴于此,毛主席认为必须要把中国的领海主权管起来,如果连自己国家的“海洋基地”都搞不清在哪里,那么外国列强就会肆无忌惮毫无拘束的擅自闯进来。 于是,毛主席高瞻远瞩,从经济以及安全利益出发,又考虑到我国当时海岸火炮的有效射程在12海里以上,最终确定了12海里的领海宽度,而且还强调此举也适用于包括台湾、南海群岛在内的所有中国领海。 1958年9月4日,中国对全世界公布了一则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任何外国的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的允许,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 可以说该声明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当这个新规一出,瞬间刺痛了美英法等国的神经,他们纷纷上蹿下跳表示强烈反对,而毛主席的身边人也非常担忧,这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国际惯例,能轻而易举打破吗? 而经过事实证明,毛主席当初的决策,既维护了国家主权,也符合国际潮流,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公约法》就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这说明毛主席的主张被国际惯例所认可。 如今我们看新闻,总会出现领海和专属经济区、识别区的术语,其实三者还是区别的。 领海是指沿海国家从其基线向外延伸的12海里(约22.2公里)的水域。 而专属经济区是指沿海国家从其领海基线向外延伸的200海里水域,识别区则是各国为维护空中安全而划定的区域。 那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对领海拥有主权,包括水域、海底及其上空的空间。 这也就是说沿海国家可以在领海内实施法律、进行资源开发、维护国家安全和执行海洋管理。当然,其他国家在通过领海时,享有“无害通过”的权利,但必须遵循沿海国家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