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毅然去西北支教,女友在运输站狠心提分手。如今,我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一次偶然的机会前女友看到了我的近况,后悔不已。 1990年,我怀揣着满腔热血,决定去西北支教。那时的我刚大学毕业,年轻、冲动,心中燃烧着改变世界的梦想。 西北,一个偏远贫瘠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是一片荒漠,但在我眼里,它是一个让我证明自己的机会。 那天,我提着行李,告别了在运输站工作的女友,踏上了开往西北的火车。车窗外,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连绵的黄土和无尽的荒凉。 心里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在那里能够有所作为,期待能够为那些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 初到西北,现实的确比我想象的要艰苦得多。狭窄破旧的教室、简陋的教学设施,还有那漫天飞舞的黄沙,让我一度感到吃力。 然而,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求知的眼神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让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但不久后,来自感情的打击迎面而来。支教仅仅几个月,女友给我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咱们不合适了,分手吧。你留在那里没有未来。” 当我读完信时,手在微微颤抖。虽然有些意外,但我也不算特别惊讶。女友一直不看好我去西北支教,觉得那是个前途未卜的选择。 她认为我该留在城市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跑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受苦。分手信不过是她对我“执迷不悟”的最终宣判。 夜深人静时,我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望着窗外星稀月淡的夜空,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女友说的未必没有道理。这里确实很苦,生活条件差,前途更是遥远渺茫。可我心中那股要改变什么的执念依然燃烧得那么旺盛。我不能就这样放弃。 没有了感情的牵绊,我反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那些淳朴的孩子们,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听着他们大声朗读课文,我就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然而,支教的生活并不容易。最困难的是物资短缺。 有时候,一支粉笔要掰成几段才能用,甚至有时候,我还要自己动手修理教室里的破桌子和椅子。但正是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坚韧,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 支教的第二年,学校终于迎来了一批新的捐赠物资。那天,孩子们开心得手舞足蹈,我的心里也涌起一阵暖流。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时间飞逝,转眼间多年过去。支教结束后,我凭借着这些年的磨砺和经验,回到城市,找到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从基层的教育工作一步步做起,最终成为了一家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事业蒸蒸日上,生活也渐渐稳定下来。 有一次,我偶然在商场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前女友。她依旧在运输站工作,生活看起来波澜不惊。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听说你现在过得不错啊。”我点了点头,内心却感到一种奇怪的满足感。 我们聊了几句,气氛有些尴尬。她隐隐透露出一些对我现状的羡慕,而我只是在心里默默感叹——当初那个选择让我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她想要稳定,而我选择了梦想,最终我们的人生有了不同的结局。 分别时,前女友突然轻轻叹了口气:“你当年真是够固执的,但现在看来,你的坚持是对的。”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其实,我知道,她所羡慕的,不仅是我现在的事业和生活,更是我对梦想的坚守和那份执着。 支教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它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价值。 回到家后,我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霓虹灯,回忆起当年在西北的点点滴滴。 我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也没有为那段分手感到遗憾。因为我知道,正是那些苦涩和挫折,造就了今天的我。 有时候,选择看似艰难,却能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 回望过去,我只想对当年的自己说一声:“谢谢你,没有放弃。”这份坚守,最终让我拥有了现在的一切,而我也将继续走在自己的路上,不忘初心。 (本故事为虚构短篇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990年,我毅然去西北支教,女友在运输站狠心提分手。如今,我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闻语坦克
2024-10-08 12:06:13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