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伤害后如何自愈被父母伤害后如何释怀
飞翔光华同学
2024-08-24 12:54:24
阶段[一R]愤怒而哭泣
当我们意识到、感受到那些父母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有本能地愤怒。
都说父母是爱孩子,可为什么你们竟然这样对我?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受到对父母的失望、怨恨等各种复杂情绪。
有的孩子会在这个阶段停留挺长时间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地把这些情绪进行表达和梳理,进行课题化分离。
阶段[二R]哭泣后哀悼
在充分地表达对父母的愤怒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痛哭流涕。
越是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并不圆满,父母的不完美,自己就是摊上了这样一个父亲或母亲,且自己无力改变,就会哭得越彻底。
同时,在哭泣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在头脑层面,在情感层面也接受了自己当下的命运。
它是一种“我的人生如此悲惨,且过去无法修改”的无力感。
这时,我们就进入了哀悼,即接受,同时也放下过去,放下这些无法改变的事实。
阶段[三R]哀悼后重生
当我们从理智到情感都接受过去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的能量就从这里获得解脱了,不再执着于此了,转而可以把能量投注到新的人生征程当中。所以我们说,获得了重生。
这时,我们向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职业、兴趣爱好、学习等方式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构建属于自己社会支持系统,不再一遇到事就求助于父母,然后又埋怨他们满足不了你的需求,继而又陷入跟他们的纠缠之中。
阶段[四R]重生后原谅
我们之所以埋怨父母,或者说埋怨任何人,本质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应对自己的问题,而寄希望他们可以代替我们来解决。
所以,当我们获得了重生,越来越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去面对的时候,我们就不再一遇到事就埋怨父母了。
阶段[五R]原谅后悲悯
悲悯来源于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苦痛,且懂得心疼自己。
这时候,我们就慢慢能够理解他们的脆弱、无能,甚至愚昧。
我们在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和缺憾的同时,也慢慢理解了父母他们的缺陷,他们很多的做不到,不是因为不愿,而是不能。
阶段[六R]悲悯后感恩
我们一般会在少年阶段出现对父母感恩的心态,但这种心态会在之后的青少年、青年成人期逐渐减弱,然后到中年后期或老年期,再次回归。
最早的所谓感恩,可能更多是被教育的结果,特别是我们儒家文化圈,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而晚年的感恩,才是经历过后发自内心的感恩。因为自己经历了,才懂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
0
阅读:9
地方
哭完发现,爸妈也是普通人,咱也是凡胎,和解吧,毕竟生活还得继续,笑对人生~
cw.yin
哭过、恨过后,才懂接纳不完美的原生家庭。疗愈不是忘却,是承认伤痕,然后释怀成长。
覆盆子海
哎呀,哭过笑过,爸妈也是普通人,咱不较劲了,平凡挺好,至少眼泪能减肥呢!
山风吟岚
经历过愤怒和泪水,才懂接纳不完美的父母和自己,和解不是原谅,而是不再让过去束缚心灵。成长,有时候就是场自我救赎的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