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上,你需要放下哪些内疚感?

飞翔光华同学 2024-04-02 19:56:33
1⃣“抛弃”父母 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原生家庭问题较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相对来说比较“弱小”,所以如果要离开他们,内疚感会更重。 心理学有句著名的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走向聚合,只有亲子之爱是走向分离。 在这个分离的过程当中,父母或孩子,至少要有一方来当这个“坏人”,即承担分离的内疚感。 如果父母比较强大,就会主动把孩子推出去“你不要围着我们,去向外面更大的世界”;如果父母比较虚弱,甚至不想孩子离开他们,那作为孩子的我们,就要主动“抛弃”他们。 2⃣于朋辈更优秀 好朋友之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会因为曾经那么好的关系,而如果我变优秀了,我们的差距就拉开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好像我是那个主动“抛弃”的人。 这也会带来很深的内疚感。 可能刚入社会的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会比较普遍,工作几年之后你自己就会意识到,大家渐行渐远是必然。 每个人都需要去直面自己的成长课题,作为曾经的同窗,如果能继续并肩,当然是莫大的幸运,如果不能,我们就需要为这份关系的远去哀悼一下。 然后你要相信,在你之后的成长路上,一样会遇见可以一起并肩的伙伴。 3⃣不背负他人的命运 我们都难免会因为别人过得“差”,而不敢让自己过得好。 这是很正常的心理。 但是,很多人会去强行把别人“拉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被“辜负”,甚至对方还会对你各种抱怨,最后还发现“拯救失败”。 你好像在自我感动,但没有意识到的是,每个人都有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命运,你以为的过得“差”,很可能在潜意识就是他想要的。 而你也没有意识到,你好像是在帮别人,其实你还是为你自己,为自己可以过好,而不内疚。 其实,你完全可以独自美丽。 4⃣不被道德绑架 成长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成为一个“伟光正”的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 完整意味着,接纳自己作为人,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所谓不好的,都是社会文化所定义的),因为它们都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几乎所有抑郁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个强大的超我,想做一个道德完人,而忽视了本我的很多需求。 其实,我们完全不需要强制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只要不损人,不害人就可以了。 所以,你不需要为道德而活,你只需要为自己而活。你活得精彩,就已经在为这个世界贡献了灿烂。

0 阅读:0
飞翔光华同学

飞翔光华同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