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公开指出:“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

红楼背疏影 2025-11-17 18:13:27

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公开指出:“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虽然至少是三代的技术,但这样的劣势只需要花5-10年的时间来挽回。”而他自信的原因,在于“人才”上,他表示:“中国人足够优秀,肯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切!”(海峡新干线) 吉隆坡中美关税协商落幕,美方对芯片技术安全的高度关注,引发外界对“断供”风险的担忧。 中微公司创始人、物理博士尹志尧的表态直指核心问题:我国与欧美存在三代技术差距,但5-10年可实现追平,关键在于人才。 先搞懂尹志尧这话的分量。这位深耕半导体行业40年的老将,曾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核心研发负责人,手握60多项国际专利。 2004年他放弃硅谷优渥待遇回国创业,带领中微突破刻蚀机技术,如今全球每4片晶圆就有1片用中微设备。他说的“三代差距”有硬数据支撑:2025年台积电已量产3纳米芯片,中芯国际14纳米良率稳定在95%,每代技术差距约3年。 尹志尧提出5-10年追平差距的判断,可从当前人才竞争态势中找到依据。荷兰ASML作为全球光刻机巨头,2025年中国区员工规模超1900人,较5年前实现翻倍。 其中国区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客户服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核心岗位,超半数招聘人员来自大陆高校。这些人员掌握核心设备调试与维护技术,是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力量。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025年报告显示,本土高校半导体相关专业年度毕业生仅8000人;而中国清华、北大、电子科大等高校同类专业年度毕业生超5万人,其中近三成进入芯片行业。 历史早有先例证明,人才聚则产业兴。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吊打美国,全球份额达53%。美国急了,不仅搞贸易限制,更暗中挖角:给日本工程师开出3倍薪资,提供绿卡和科研经费。 短短8年,日本半导体核心人才流失超20%,英特尔趁机崛起。 现在轮到美国被“反挖”,2024年硅谷半导体企业高管透露,中国企业给资深工程师的薪资已能持平美国,还不用背井离乡。 现代战争早是“芯片战”,F-35战机每架装3000多颗高端芯片,宙斯盾雷达的精度全靠芯片运算。美国国防部2024年报告承认,若失去台湾芯片供应,先进武器量产会中断18个月。 这背后就是人才短板——美国本土能调试军工芯片生产线的技工不足2000人,而中芯国际仅上海工厂就有5000多名熟练技工,其中不少是从航空航天领域跨界而来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人才数量多但顶尖人才匮乏”的说法,已与实际情况不符。2025年中芯国际14纳米团队核心成员平均年龄34岁,带头人38岁的林本坚博士放弃台积电高薪回国后,仅用18个月便将良率从60%提升至95%。 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是关键支撑,ASML为争夺中国人才,在清华、复旦开设光刻基础课程,新员工需经过一年培训方可上岗;中国在人才培养上力度更大,2024年启动“半导体人才专项计划”,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如天津大学与华为共建实践体系,引入昇腾芯片案例,提供开发板及云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目标检测等实战项目,相关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00余名学生借此进入芯片领域,部分成果填补了行业算子库空白。 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壁垒”留住人才,实际效果适得其反。2025年特朗普政府要求获得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华扩大产能,高通、英特尔等企业明确表达反对意见——中国市场占高通营收的62%,这些企业不愿与中国市场割裂,仍将研发中心保留在上海、深圳,核心目的是留住本地人才。 三星原本计划在美国建厂,因美方要求“脱离台湾供应链”而搁置,核心原因是无法找到可替代的中国工程师团队。 这一技术突破源自武汉理工大学团队12年的持续攻关,带头人是40岁的王教授,团队核心成员以30岁左右青年人才为主。这种“基础材料研发+青年人才攻坚”的模式,正是我国实现技术追平的重要底气。 对于“5-10年能否实现追平”的疑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可提供参考。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芯片仍完全依赖进口,经过10年发展,比亚迪自研芯片装车量跃居全球第一,这一突破得益于从清华、哈工大引进的顶尖研发团队。 ASML培养一个资深应用工程师要5年,而中国这类人才缺口还很大。但对比美国的困境,我们优势很明显:美国靠钱抢人,我们靠市场和事业留才;美国人才分布零散,我们有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群,人才能快速协作。 回归尹志尧的判断,“中国人具备足够能力”并非空泛口号。从两弹一星时期的钱学森、邓稼先,到如今的尹志尧、林本坚,再到众多青年工程师,我国始终拥有攻坚克难的人才基础。 美国试图以芯片技术遏制中国发展,却忽视了核心人才向中国流动的趋势。这场产业博弈的关键,并非短期技术高低之分,而是人才培养的厚度与速度。5-10年的技术追平目标,值得期待。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