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3日,泰国商务部国内贸易厅厅长维塔亚功·马尼内

世从尔 2025-11-15 14:55:52

泰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3日,泰国商务部国内贸易厅厅长维塔亚功·马尼内特12日向媒体表示,《大米贸易费用部级条例(第2号)》自11月7日起正式实施。   作为全球响当当的“大米王国”,泰国刚给自家的米市立了新规矩,消息在曼谷的大米交易市场里传开时,不少米农和小老板都松了口气,毕竟这两年他们被国际米价压得实在有点喘。   常买进口米的人都知道,泰国香米口感好,但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一截,而且很少有人知道,泰国米农想把大米卖到国外,得先过“费用关”。   以前不管是小合作社还是大公司,想办出口许可证都得花一笔不少的钱,这部分成本最后要么摊给农民,要么加到售价上,反而让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少了竞争力。   这次的新条例算是精准拆了这个“成本包袱”,最受实惠的是基层农民,他们组成的合作社现在办出口证完全不用花钱,相当于直接打通了从田头到国际市场的通道。   中小贸易商的压力也轻了不少,以前要交的费用现在砍了大半,手里的资金能多收几车米,周转起来更灵活。   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费用降得少一些,但比起之前的负担,也算是实实在在的让利。   泰国政府这么做,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藏着应对国际竞争的考量,这两年印度为了抢占大米市场,特意调低了出口关税,不少买家都被低价吸引过去,泰国大米的订单量跟着往下滑。   泰国新条例一实施,这笔省下来的费用刚好能用来调整报价,不用再被动降价了。   除了抢订单,稳定国内米价也是新政的另一层用意,泰国人顿顿离不开米饭,大米价格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   以前有些大贸易商为了抢占出口份额,会高价收米再低价出口,反而导致国内米价波动。   现在中小主体都能参与出口,市场竞争更均衡,大公司再想操控价格就没那么容易了,普通民众买米也不用再担心涨价。   不过政策再好,也得落地才能见效,有熟悉泰国农业的学者就提到,泰国大米产业链里还有不少“堵点”。   比如部分产区的仓储设施跟不上,大米存久了品质会下降;还有的合作社缺乏外贸经验,就算拿到出口资格,也不知道怎么对接国外客户。   这些问题不是单靠一个费用条例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后续的配套措施跟上。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这次的新政也给其他大米出口国提了个醒,在全球粮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靠压低品质换低价的路子走不长远,只有把产业链上的不必要成本降下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受益,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泰国大米的核心优势是品质,现在又减去了费用负担,相当于给品质优势上了双保险。   有从事粮食贸易研究的专家预测,等到明年春耕结束,新一批大米上市,泰国大米的出口量大概率会有明显增长,国际市场的份额也能慢慢抢回来。   从田头的稻谷到餐桌上的米饭,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藏着经济逻辑,泰国的大米贸易新政,表面上是费用的调整,本质上是通过激活基层活力来巩固产业优势。   对泰国来说,大米不只是一种农产品,更是国家的名片,只有让种米的人有收益,卖米的人有空间,这张名片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亮下去。   参考资料:人民网《泰国贸易新政提升大米出口国际竞争力》

0 阅读:43
世从尔

世从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