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阻止向印度交付 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印度陆军盼了大半年的“空中猛虎”,愣是在半路被截了胡,原本该飞往印度的三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英国机场停留八天后,突然掉头飞回了美国。 这桩看似蹊跷的军贸风波,背后藏着土耳其不声不响的“手笔”,想靠重金买装备撑场面的印度,这次算是真切体会到,国际军贸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钱货两清。 这三架直升机早早就做好了“入印”准备,机身刷着印度陆军特有的沙漠迷彩,从美国波音工厂运出时,印度军方还特意发了消息,说这批装备能大幅提升边境地区的空中突击能力。 负责运输的安124运输机11月1日起飞,所有人都以为会顺顺利利抵达印度,没想到在英国落地后就没了动静。 八天后运输机突然返航,直升机被卸下时连旋翼都拆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后勤问题”。 波音公司对外只含糊说是“外部因素引发的后勤问题”,但圈内消息早就传开,真正的阻力来自土耳其。 要知道,这架安124运输机虽然挂着俄罗斯航空公司的牌子,但其飞行计划必须经过土耳其领空授权。 土耳其这次故意卡着不放,理由很明确,印度近期和希腊走得太近,还在军购上冷落了土耳其企业。 更关键的是,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防务合作正热,自然不愿看到印度靠先进装备增强对巴优势。 土耳其这步棋下得相当精妙,它没直接跳出来说“我不准运”,而是用领空授权这个“软手段”施压,既达到了目的,又把表面责任推给了“流程问题”。 这种操作手法很符合土耳其近年来的外交风格,在大国之间找平衡,用自身的地缘优势换取实际利益。 有熟悉中东军贸的专家说,土耳其早就把领空和海峡当成了战略筹码,之前就曾用类似方式拿捏过美国的武器运输。 印度这边的尴尬可想而知,为了这批阿帕奇,印度在2020年就花了大价钱签合同,今年七月接收首批三架后,更是急着让剩下的尽快到位。 边境地区的陆军部队早就完成了阿帕奇操作员的培训,就等着新装备列装形成战斗力。 现在交付突然中断,训练计划被打乱不说,原本的防御部署调整也得搁置。 美国在这件事里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作为阿帕奇的生产国,美国嘴上说着要“全力推进合同履行”,却没真的给土耳其施压。 这背后藏着美国的小算盘,一方面不想因为印度得罪土耳其,毕竟美国在中东的不少行动还需要土耳其配合;另一方面,让印度吃点苦头,也能让它在后续军购谈判中更听话,接受更高的报价和更苛刻的条件。 土耳其敢这么做,底气还来自它和巴基斯坦的紧密关系,这些年土耳其给巴基斯坦出口了不少武器,从无人机到护卫舰,双方合作越来越深。 印度不断加强军备,巴基斯坦自然会向盟友求助,土耳其这次出手,既是给巴基斯坦撑腰,也是巩固自己在南亚的影响力。 事件里最讽刺的是印度的“双重标准”,之前印度为了支持希腊,特意暂停了和土耳其的防空导弹采购谈判,觉得自己手握订单就能掌握主动权。 没想到转头就被土耳其用更隐蔽的方式反制。 印度一直想在国际军贸市场当“大客户”,却忘了军贸从来和政治挂钩,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迟早要栽跟头。 现在印度正忙着和美国、土耳其三方斡旋,想尽快解决问题。这起风波给所有依赖军购的国家提了个醒,再先进的装备也买不来绝对的安全。 印度花大价钱买阿帕奇,却没提前铺垫好地缘关系,导致装备卡在半路,这种教训相当深刻。 中国当年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咬牙搞自主研发,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造,一步步摆脱对外依赖。 目前三架阿帕奇还停在美国的工厂里,什么时候能真正飞往印度还是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一遭,印度在制定军购计划时,再也不敢只盯着装备性能,忽略那些看不见的地缘暗线。 毕竟武器再强,运不到自己手里,也只是一堆废铁。 参考资料:环球网《美媒爆3架AH-64E型“阿帕奇”直升机交付印度途中“神秘”返回美国,波音公司回应》

用户10xxx58
没有制空权的直升机是不是跟靶子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