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国际空间站的大门对中国紧闭多年,荷兰 ASML 的高端光刻机也因美方限制无法抵达中国工厂,伊朗的石油贸易通道被层层阻挠,中国电动车想进入美国市场更是面临重重壁垒。但到了稀土这里,画风突然变了。 2025 年 11 月,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里直接放话,要是中国调整稀土出口政策,美方立马重启关税制裁,连附加 30% 专项关税的清单都准备好了,涵盖 1200 多项商品。 这背后藏着美国绕不开的依赖。稀土不是单一种金属,17 种元素个个都是 “工业维生素”,F-35 隐形战斗机单机就得用 417 公斤稀土,钕铁硼永磁体撑着发动机运转,镝和铽能让磁体在 200℃高温下稳定工作,少了它们连飞控系统都没法正常运行。 伯克级驱逐舰每艘要 2.6 吨稀土造雷达,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 4.6 吨,精确制导武器里也得有 4 到 8 公斤稀土做核心部件。民用领域更不用说,美国 2025 年电动车领域要 8000 吨稀土永磁,每台直驱永磁风机得用 600 到 800 公斤钕铁硼磁体,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就对应 3500 吨需求。 可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链根本接不上趟。虽说储量有 1300 万吨排全球第三,加州芒廷帕斯矿 2025 年能产 4 万吨,但挖出来的精矿得 100% 运到中国四川加工,本土高纯氧化物产能几乎为零。重稀土更要命,美国储量不足全球 1%,镝、铽这些关键元素进口依赖度高达 95%。 印第安纳州有家新建的分离厂,设计年产 3000 吨,结果因为负债和技术问题,产能利用率还不到 30%,连国防部认证都没通过。 中国的优势不止在资源,更在产业链。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技术领先海外至少 20 年,分离纯度能到 99.9999%,而美国还停留在 99.5% 的水平。 成本更是没法比,中国分离一公斤只要 5 到 7 美元,美国加上环保投入得 12 到 15 美元,是中国的两倍多。现在中国还占着全球 60% 的稀土回收量,回收率 90% 以上,预计 2028 年回收的稀土能满足全球 35% 的需求。 这种依赖已经写进了贸易数据里。2025 年前 9 个月,中国对美稀土出口 1.6 万吨,占美国进口总量的 72%。美方就算想 “洗产地”,从泰国、墨西哥转进口 6000 吨氧化镨钕,追根溯源还是来自中国保税区。 吉隆坡经贸磋商时,双方刚达成中方暂缓稀土管制的共识,美方转头就用关税威胁,本质上是知道自己没底气 —— 重建完整供应链至少要 10 年,投入得几千亿美元,现在连稀土化工领域的熟练工人都缺 1000 多人。 瑞银证券算过账,就算海外项目全力推进,2028 年美国稀土自给率最多 60%,重稀土依赖度还超 40%。那些动辄 “脱钩” 的限制措施,到了稀土这里终于碰到了真瓶颈。 信息来源: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