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罕见公开发声:大概10-20年时间,AI可能会取代绝大多数人类工

洒脱风筝 2025-11-11 11:18:23

DeepSeek罕见公开发声:大概10-20年时间,AI可能会取代绝大多数人类工作,这不是危言耸听 能说出这种话的DeepSeek,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作为国内主流大模型厂商,它的技术团队深耕AI领域多年,其模型不仅支撑着智能客服、企业知识库等场景,还深度参与过工业、零售等行业的AI改造,手里攥着大量产业一线的数据——它的预判,从来不是基于实验室的空想,而是来自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洞察。 你没留意吗?AI替代早就不是未来时,而是正在发生的进行时。某头部零食品牌用AI客服替代人工后,85%的咨询能独立解决,首次响应快到1秒内,人工坐席直接缩减了一半;江苏已经建成283座无人农场,播种、施肥、收割全靠AI操控,一个农民能管理上千亩地,传统种植工人的需求大幅减少。更让人意外的是,有电商卖家撤掉了所有客服岗位,全靠AI工具应答咨询,订单反而涨了20%,因为AI不会漏消息、不会发脾气,还能自动推送产品视频和优惠话术。这些案例都在印证,重复性、流程化的工作,正在被AI以更高效率接管。 但这里有个关键误区:DeepSeek说的“取代”,不是把人类彻底踢出局,而是对工作的“拆解与重构”。IBM就公开表示,在部分后台岗位减少的同时,面向AI的编程、销售解决方案岗位正在扩招;那些被AI替代的客服、数据录入员岗位背后,催生了模型运维(MLOps)、数据合规官、提示工程师等新职业,这些岗位把原本分散的碎片化工作专业化,形成了新的职业路径。就像工业革命淘汰马车夫,却催生了火车司机、机械维修师,AI带来的不是“净就业塌陷”,而是职业结构的大搬家。 可短期内的焦虑,真真切切存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会发现,基础编码、文本起草、资料汇编这些入门级工作越来越难找,因为AI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人类几天的工作量;30多岁的初级白领也面临压力,原本靠重复劳动积累的经验,在AI面前几乎失去竞争力。这种“入口侧挤压”是真实的,它不是AI的错,而是技术迭代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就像当年计算机普及,算盘会计不得不学习Excel,现在的我们,也必须面对“不适应AI就可能被淘汰”的现实。 普通人该怎么办?怨天尤人没用,主动拥抱才是出路。深圳一位做HR的朋友,没有抗拒AI招聘工具,反而花时间研究如何用它筛选简历、设计面试题库,自己则专注于候选人的情感沟通和价值观匹配,现在成了公司不可或缺的“AI+HR”复合型人才;还有做会计的,把发票录入、报表生成交给AI,转而深耕税务筹划、合规审计,收入反而比以前更高。核心逻辑很简单:AI擅长执行,人类擅长定义问题、情感沟通和风险把控,把低价值的工序交给工具,专注于高价值的环节,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 DeepSeek的发声,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给我们提了个醒。10-20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让愿意改变的人完成转型,也足够让固步自封的人被时代抛弃。技术史的每一次迭代,都会淘汰旧岗位,但也会给努力者留出新赛道。 AI到底是抢饭碗的“洪水猛兽”,还是提升效率的“得力助手”?关键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当越来越多的工作能被AI完成,人类的核心价值又该在哪里?是躺平接受淘汰,还是主动学习新技能、找到不可替代的定位? 技术的进步从不会停下脚步,与其害怕被替代,不如学会与AI共生。这既是对个人的考验,也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洒脱风筝

洒脱风筝

感谢大家的关注